本帖最后由 江苏祥和 于 2014-9-21 11:02 编辑
江南私家园林
溧阳“江南私家园林“耕渎庐”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 主人邵余福是土生土长的古渎人乃北宋著名理学家、易圣邵雍之后。邵雍至而立即已学富五车,一生却屡次拒绝功名,隐居山林,耕读传世。主人邵余福崇先祖之品行,慕文人之风骨,延续着耕读传家、修行心灵的美好追求,故将此地命名为“耕渎庐”。如今的江南园林不仅是游赏的场所,甚至作为丰富文化艺术的手段,更多地寄托了主人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就是传说中的桃花源?耕以养生,读以明道,这样的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江南福地别桥镇的“耕渎庐”。与其说耕渎庐是一个现代隐士纵身自然的私家园林,不如说它是一个集建筑易学,园林学,书画理论,古典诗词,赏石理论,木雕文化等诸多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综合载体。主人喜好收藏,接触石头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石头中蕴含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从此与石结缘,亦赏亦藏。在耕渎庐艺术馆中,摆放着数百块精品灵璧奇石、数百枚精品印石雕刻摆件及印章,有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以及美丽的溧阳石,品种不同,姿态各异,惹人喜爱,藏有太湖石近5000吨,最大者近百吨之巨!奇石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自然天成的艺术品,是大自然历经亿万年水磨风砺的产物,既具有观赏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和普通的收藏家不一样的是,邵庐主对收藏的部分各种质色石进行后期加工和再创作,融入当代的审美观念,雕成长寿神龟、灵芝仙草或聚宝盆等形状,将石头变成一种更具观赏性、工艺性的精美作品。他尝试着用易学思想探索自然之物,“收藏别人的东西,文化艺术的气不通、韵不顺,我喜欢创作,把人文思想融入自然界的石头上,这给我内心带来很大的愉悦和快乐。”雕塑石头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和自然界对话交流的过程。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寸草木、每一块木雕,都是主人邵余福精心安置的,不管摆放在哪里他都能一眼认出来!在他眼中,这些穿越时空的自然之物,汲取了日月天地之精华,千年古韵之灵气,聚集了无穷无尽的能量,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气场,按照自然的规律,不紧不慢地运转着。他每天都要来园中流连驻足,或躲进“烟霞洞”,在一片黑暗中静心思索,与这些无言的水、无言的石、无言的土、无言的文化,来一次远隔时空的对话。园中有三座石桥,一座“棣花桥”独板石桥连接着一座重叠的“方胜亭”,桥下有汩汩清泉,三座寿龟造型的奇石象征着富贵和长寿…耕渎庐主在园外修建了一条“甘棠桥” 以此纪念先辈的美好德行,一路品味,一路惊叹,最令人感动的是当我看到“寸草春晖亭”以及主人邵余福先生为其母所铸的铜像,中国人素来注重孝文化,百善孝为先,这个不擅言辞的庐主,每每谈及慈母,总有一种无法掩盖的激动与感恩 耕渎庐绝不是简单的金钱堆砌,这是文人智慧灵感的多年迸发与积累,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载体,营造天地人三才合一的示范。山为德,水为性。山水是中国贤达的圣经,有山有水的地方便是他们的桃源圣境。耕渎庐是江南园林的传承与创造,是“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 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居住、休闲、交流的场所,耕渎庐是一种平和淡定的心态,一种乐山知水、天地人合一的高尚情操。世事变迁,文化的脉络与气息,愈渐厚重。耕渎庐主人也在精心经营创作的过程中,感天地之正气,悟宇宙之灵性,参生命之真谛,完成着一次心灵的修行。耕渎二期将拟建成耕渎书院、“易圣”邵雍纪念馆、民间博物馆、孝道文化园等,以弘扬国学以及作为各种艺术品交流的场所。
门楼
主人邵余福
长寿龟
像狮石
太白醉酒
莲花池
小桥
流水
凉亭
像马石
喷泉
园内凉亭
亭内看景
像兔石
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