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3246|回复: 23

中国一些特色小吃的由来(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7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一些特色小吃的由来(上)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其中,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享称为“八大菜系”。同样伴随它们的也有一些风味小吃,让食客们赞不绝口,那么,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呢,这里给大家小吃小吃的起源和来由。
牛羊肉泡馍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未发迹时,穷困潦倒,流落长安,身无分文,饥饿难忍。在身上摸来摸去,摸到两块干馍,因太干了咬不动,无法吃。正好路边有一牛肉铺正在煮牛肉,他便前去想求得一碗牛肉汤,好把干馍泡软再吃。那店主见他可怜巴巴的, 便让他把馍掰碎,浇了一碗正在翻滚的牛肉汤泡了泡。赵匡胤接过泡好的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真香啊!吃得他身上发热,饥寒全无,香味久存。
10年后,赵匡胤当了皇帝,皇宫内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但他总觉得不香。有一次他行至长安,路经当年的那个牛肉铺又正在煮肉,香气四溢。使他想起 10年前牛肉汤泡馍之事,不觉食欲大开,便让随从停车,命店主做一碗牛肉汤泡馍。店主一下忙了手脚,店内不卖馍用什么泡呢?就叫妻子马上烙几个饼。当时又 无起面,便急急忙忙烙了几个死面饼。店主一看是死面的,又不太熟,怕皇帝吃出生味来,便把馍掰得碎碎的,浇上汤又煮了煮,放上几大片牛肉,精心加上调料。 皇帝吃后大加赞扬,当下命随从取银百两送给店主。这事很快在长安传开了。便有好奇的人也想尝尝,求店主也给自己做一碗,一吃味道确不错。于是来店吃泡馍的 人越来越多,店主全家都去掰馍也供不应求了,只好把馍分给来客自己掰。
由于泡馍馆生意兴隆,牛肉有时供不上,便用羊肉代替,味道不减,所以以后便成了牛羊肉泡馍了。久而久之,便成了长安一种名贵小吃,流传至今。
涮羊肉
七百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经过多年战斗,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忽必烈猛地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山羊烧火。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探马突然气喘吁吁地飞奔进帐禀告,敌军大队人马追赶而来,里此仅有十里路。但饥饿难忍地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着:“羊肉!羊肉!” 清炖羊肉当然等不及了,可生羊肉不能端上来让主帅吃,怎么办呢?厨师知道忽必烈地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快地切了一些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了几下,待肉色一变,迅速捞入碗中,撒上细盐、葱花和姜末,赶忙端给主帅。 忽必烈抓起肉片送进口中,接连吃了几碗之后,他挥手扔掉碗,翻身上马,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生擒敌将。 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战前吃的那道羊肉片。这回厨师精选了优质绵羊腿部的“大三叉”和“上脑”嫩肉,切成均匀的薄片,在配上麻酱、腐乳、辣椒、韭菜花等多种作料,鲜嫩可口,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忽必烈更是喜笑颜开。厨师忙上前说道:“此菜尚无名称,请帅爷赐名。”忽必烈一边涮着羊肉片,一边笑着答道:“我看就叫‘涮羊肉’吧!” “从此,“涮羊肉”成了宫廷佳肴。但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涮羊肉”才逐渐走向民间。、
锅盔
传说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朝廷为他俩在奉天县城北的山梁上修建合葬陵墓。当时,建筑陵莫的工程非常浩大,一下子聚集了约两三万能工巧匠和民工。为了施工安全,监工大臣请朝廷用薄铁特制了一种铁盔帽,发给民工们戴在头顶。由于工程要求紧迫,民工越来越多,吃饭成了问题。无奈,监工大臣就直接把面粉发给民工,让他们用头盔烙馍。这样,就解决了吃饭难的问题。当工程进展到中期时,武则天带着文武百官到工地察看。当时正逢吃午饭的时候,工地上飘来香喷喷的馍味。大臣拿过一片烙馍,尝了尝,觉得挺香。他就挑了一片火色均匀的拿给女皇武则天尝。武则天尝了一口,十分好吃。她把剩下的几块分给大臣和家眷们品尝,都赞不绝口。其后,锅盔馍的做法传到农家,经过改进,成了今天用平底锅烙的锅盔。
酿皮   
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王宫饮食也极尽奢华,尽管每日食谱花样翻新,也难以让那些来自各国的众多王妃美女们满意,各地巧厨大师争相来到咸阳给秦王宫大献厨艺,以博奖赏。当时吕不韦是一位善于动脑筋的美食家,他为了取悦华阳夫人,就给跟随自己多年的厨师下了一道命令,务必在半月内发明一种所有人未曾见过的美食。因为咸阳夏天酷热,要求厨师发明出来的美食最好是小吃,尤其要适合那些追求身体曲线的王妃们消暑解馋又能保持体形。
    吕不韦的厨师在赵姬的帮助下,果然不出半月,制作出了一种淡黄、光润、筋道、凉爽、性温、酸辣、麦香,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的酿皮子,一下子成为王妃和宫女们最喜欢的宫廷小吃。就连很多大臣和禁军将士也对酿皮子赞不绝口。能够有幸吃到酿皮子的男人们也纷纷走后门多带几份稀罕物送给自己喜欢的女人品尝一番。
   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两千多年来,酿皮逐渐流传民间,并很快遍布大江南北,成为历史最久远的中华名小吃。
   酿皮子是由小麦面粉经过几道工序加工而成。热量低,易消化,有营养,再加上油泼辣子、芝麻酱、芥末、蒜泥、和香醋以及肉桂、大香、生姜等十几味植物性调料配食,酿皮子成为名符其实的美容、保健绿色食品。
臊子面
在很久以前, 山西岐山有户人家娶了一个美貌、聪明、勤快、伶俐的媳妇。新媳妇到婆家的第二天,为 全家做了一餐面条,一家人食后无不称赞面条滑爽鲜美。后来,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职, 请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请嫂子为大家做最拿手的面条款待客人,大家吃后都赞不绝口。从此,"嫂子面"就出名了。因为这种"嫂子面"上必须加臊子为浇头。所以人 们也把它称作"臊子面"。据史实,臊子肉出现在北宋时期,《梦粱录》上记载有专门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铺。但当时是否已经出现"臊子面",还不得而知。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记下了"臊子肉面法",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臊子面"至少在高濂写此书前,就已经问世。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源远流长,是生活在我国西北的蒙、藏、回、维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这与他们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独特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外出游牧,数月不归,而羊肉却有饱食一顿,整天不饿之功效。在甘肃,东乡族的手抓羊肉是名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好客的东乡人,生活再穷再简单,每逢佳节或宾客临门,待客最隆重的仪式便是宰羊,手抓羊肉在宴席上是必不可少的。上手抓羊肉和吃手抓羊肉也非常讲究。要将带骨羊肉剁成二指宽的长条或块状,放入大盘之内,众人围坐而食之。 胸茬和肋条肉最为鲜美,最为珍贵,先要敬呈给贵客和最年长者品尝。生活在兰州,不能不吃羊肉。从历史上看,这里一直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饮食上,至今遗风尚存。 在漫长的岁月中,手抓羊肉原本只在西北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原和草原的帐篷间被牧民们食用,城市里极少见,名流视之为难登大雅之堂,不屑一顾。手抓羊肉真正成为驰名全国的美味是20多年前的事。据说,有一位颇有胆识的东乡人率先在临夏市一条偏僻的小巷子里挂起了“东乡手抓羊肉”的牌子。一时间,如万马奔腾,手抓羊肉的香味四处飘溢到了周邻各县,又风靡了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城市。
馄饨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另有一种说法: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实际上“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炸酱面
传说公元前210年至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芝罘岛经过福山,到了晌午,有人给他推荐说福山面好吃,秦始皇听罢便吩咐让福山的厨师来给他做面吃。因为秦始皇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暴君,所有的厨师都非常害怕不敢给他做。一旦做不好就要掉脑袋,但是没有办法也得做。
面条是一位农家妇女用擀面杖擀出来的。开卤的时候,厨师心惊胆颤怎么也不敢下手,后来还是硬着头皮切好了肉和菜,就在这时有人来催说千万不要耽搁了快点做,厨师听罢更加慌乱了,不知是先放油还是先放肉,心里只想做不好要掉脑袋了,脑子里已经是一片空白,加上身边的人不停的在催,慌乱之中厨师将油和肉放在锅里一起煸炒,又加了一大勺面酱,面酱一下锅厨师一看坏事了,面酱是用来增味调色用的,再一看锅中的面酱傻了眼,心想;这下死定了。慌乱中厨师又把菜倒入锅内胡乱的煸炒,这时面条已经煮好了,就这样厨师稀里糊涂的把炒好的酱浇到面条上,忐忑不安的端了上去。秦始皇一看面条透亮、酱香扑鼻,品尝后,感觉面条爽滑、劲道,酱香可口。便赞美说好,太好吃了。于是就问:"这叫什么面?"随从也不知是什么面?便去问厨师,厨师心里害怕,以为皇上要杀他了,一时也不知道该怎回答,心想:反正也死到临头也无所谓了,看看锅里剩下的卤汁除了油就是酱,随口就说了句:"炸酱面。"秦始皇听罢,哈哈大笑,不但没有杀他,而且赏赐了他。
这一佳话在当地广为流传,后来人们也都好奇炸酱面的做法,便纷纷根据传说学做炸酱面。从此,炸酱面便有了它的一席之地。
清朝光绪年间,八国联军入侵中华,打到北京后,使清宫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随从,从北京逃西安城内南大街,闻到一股清香味,总管李莲英抬头一看,是家炸酱面馆,及时禀报太后、皇帝,由于长途跋涉皇帝和太后也正是饥渴交加,说那就吃吧。进入店内,李莲英向店老板要了专营的素酱面,所有人吃了一碗后说:“味道真好,再来一碗!”,吃完之后太后问众随从这面味道怎么样?众人异口同声说:“绝对的好面,好!好!”这时太后皇上要起驾上路,太后吩咐总管李莲英把做炸酱面的人带到北京,带到宫里做炸酱面,从此后素炸酱面在北京落户。
包子
据相传,就在孔明诸葛辅佐刘备打天下的过程中,诸葛亮率军进军西南,去征讨孟获,在横渡泸水(一名泸江水,即在今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会合处)此时正值农历五月间,夏季炎热,泸水的瘴气太浓,而且水中含有毒性物质,士兵们食用了泸水,不是生病就是死亡大家都不敢吃饭。诸葛亮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想吃一个让大家吃饭的办法。他下令让士兵们杀猪宰牛,将牛肉和猪肉混合在一起,剁成肉泥,和入面里,做成人头形状蒸熟,让士兵们食用。结果很快就消除了士兵们的顾虑,而患病者也康复了,这样一来,泸水周围百姓们,就传开了,说诸葛亮下令做的人头形的“馒头”可避瘟邪治病。由此开始,人们渐渐做起“馒头”食用了。随着社会生活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密切结合生活饮食上的需要,逐渐演变成由“馒头”里边装上肉馅的食物,名曰为“包子”。
馒头
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兵去征伐孟获。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但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水晶饼
传说宋相寇准为官清廉,办事公正,深得民心。寇准有一年从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乡下探亲,正逢五十大寿,乡党们送来寿桃、寿面、寿匾表示祝贺,寇准摆寿宴相待。酒过三巡,忽然手下人捧来个精致的桐木盒子,寇准打开一看,里面装着50个晶莹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在点心上面,还放着一张红纸,整整齐齐地写着一首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落款是渭北老叟。后来,寇准的家厨也仿照做出了这种点心,寇准据其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水晶饼”。
冰糖
相传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个名叫扶桑的姑娘,是四川内江的一个大糖坊主张亚先家的丫环。有一次,她趁张亚先不在舀了一碗糖浆正准备喝的时候,张亚先来了,扶桑连忙把糖浆倒进猪油罐,将它藏进柴堆里,又在上边放些谷糠掩盖住。
过了几天,当扶桑捧出猪油罐时,罐里却长满了许多水晶般的东西,敲碎入口,坚脆而纯甜,其味道胜过白糖。扶桑把这一奇怪现象讲了出去,许多人如法炮制,因制出的糖形似冰,味如蜜,人们就把它称作冰糖。
陈麻婆豆腐
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径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夫妻肺片   
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毛血旺
70年前,重庆沙坪坝磁器口古镇水码头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卖肉剩下的杂碎,以贱价处理。王的媳妇张氏觉得可惜,于是当街搭起卖杂碎汤的小摊,用猪头肉、猪骨加豌豆熬成汤,加入猪肺叶、肥肠,放入老姜、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别好。在一个偶然机会,张氏在杂碎汤里直接放入鲜生猪血旺,发现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鲜。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遂取名毛血旺。
担担面
担担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龙抄手
创始于本世纪40年代,当时春熙路“浓花茶社”的张光武等几位伙计商量合资开一个抄手店,取店名时就谐“浓”字音,也取“龙凤呈祥”之意,定名为“龙抄手”。龙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馅嫩、汤鲜。抄手皮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肉馅细嫩滑爽,香醇可口。龙抄手的原汤是用鸡、鸭和猪身上几个部位肉,经猛炖慢煨而成。原汤又白、又浓、又香。
钟水饺
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饺具有皮薄、料精、馅嫩、味鲜的特色。

    韩包子
1914年温江人韩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玉隆园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鲜美而在成都站稳了脚跟。韩玉隆辞世后,其子韩文华接替经营,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实践,创制出"南虾包子"、"火腿包子"、"鲜肉包子"等品种在成都饮食行道一炮打响,名声不胫而走。后来韩文华干脆专营包子,并将其店名更换为"韩包子",生意越做越红火。从解放前至今,韩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国,一直享有经久不衰的声誉。
川北凉粉
清朝末年创立于南充。创始人谢天禄在南充渡口搭棚卖凉粉,其凉粉细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浓,逐渐卖出了名气,谢家便世代相传专卖凉粉,后正式办起川北凉粉店。现已流传全省,成为著名小吃。
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原流传于民间,相传源自隋朝越国公杨素爱吃的碎金饭,即蛋炒饭。隋炀帝巡视江都(今扬州)时,随之也将蛋炒饭传入扬州,后经历代厨坛高手逐步创新,柔合进淮扬菜肴的“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特色,终于发展成为淮扬风味有名的主食之一。欧美、日本、香港等地的扬州风味菜馆,也纷纷挂牌售此美食,颇受欢迎。
冰糖葫芦
绍熙年间,宋光宗皇帝最宠爱的贵妃突然不思饮食.御医用了很多贵重的药材,皆不见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并、病即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合贵妃的口味,贵妃服后,果然如期病愈。原来,山楂特别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只要药,宋光宗的这位贵妃就是因整日的山珍海味积了食。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就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根据有关资料汇总整理)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值 +16 收起 理由
劲松铁侠 + 3 很给力!
孤竹君 + 3 相当可爱!
夏雨 + 5 很给力!
秋高气爽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5-27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坐下来,慢慢欣赏,朋友辛苦了。
夏雨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5-27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夏雨 发表于 2014-5-27 11:35
这么多特色小吃,谢谢整理辛苦,问好!很实用推荐给大家。

下下关注,本文的下篇已传上,请赐教。{:weixiao:}
发表于 2014-5-27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孝铭 发表于 2014-5-27 11:46
下下关注,本文的下篇已传上,请赐教。

请问文友,你该不是一个大厨吧,透析的那么全面。让人觉得你多才多艺。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归路 发表于 2014-5-27 14:03
请问文友,你该不是一个大厨吧,透析的那么全面。让人觉得你多才多艺。

谬奖了,是人家的文章写得好,我只是略微收集加工一下而已。下厨房做饭,我把它当做一种乐趣,倒是会做一些甘肃河西的面食和小菜,刀功不好,经常切手。
发表于 2014-5-27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孝铭 发表于 2014-5-27 15:09
谬奖了,是人家的文章写得好,我只是略微收集加工一下而已。下厨房做饭,我把它当做一种乐趣 ...

甘肃本来就是面食的天下,你一个老甘肃会做那些是必须的。看你介绍的仔细,我以为是大厨呢?文笔不错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归路 发表于 2014-5-27 15:32
甘肃本来就是面食的天下,你一个老甘肃会做那些是必须的。看你介绍的仔细,我以为是大厨呢? ...

不敢当,文章不是我写的,仅仅是删改了一些,我可不敢贪功哦。
夏雨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5-27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5-27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喜欢。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25 19: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