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曰:知足常乐。 多少年来,我们在学校里老师讲的是知足常乐;走入社会,单位领导讲的也是知足常乐。然而,潘海峰则说:知不足而常乐。 虽然在艺术圈里摸爬滚打了数十年,但海峰一直从严要求自己,客观认识自己的书画水平,学艺广采前贤,博学众长,重点选择,补已所短,知不足而常乐也。 进入艺术圈之前,潘海峰就是个书法艺术的狂热爱好者。那个年代店铺的牌匾不像现在用电脑制作,一准的请书法高手写,落上书家的大名,很是扎眼。他每每上街口袋里总是装个本子和笔,看到他认为字写的好的招牌就停下来,拿出本和笔,照着招牌上的字临摹下来,回去再好好地研究、练习。潘海峰本来写字的功底就很好,平时广临名帖,又如此用心学习,几年下来,他的书法已经小有名气,不论是单位,还是朋友圈里,需要出板报或书法交流活动,那是少不了潘海峰的。 对于如何学习书法,潘海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临名家字帖是必须的,但不能盲目地练书法,在遍临多种字帖后,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学养选择适合自己的字体,把学到的东西最终转化为自己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事半功倍。 行草书法有一种动态的韵律之美,比较适合表现书家的个人风格。阅读潘海峰的行草书法作品,有一种飘逸洒脱的感觉,在点画间又给人以豪放之气,这正是古人说的“字如其人”。他把学到的精华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风格。 潘海峰不仅书法写的好,他的中国画也是传神写照气韵生动,花鸟、人物、山水各显功力。 不足40平方米的键墨轩是潘海峰的工作室,迎面一幅4尺写意牡丹画,题款:富贵满堂。春暖花天,姹紫嫣红,传说中的仙界弥勒笑佛穿越时空来到一处牡丹盛开的园子里,与顽童一起感受春天的美景,“品尝”牡丹的芳香。画面上6个顽童正围着弥勒笑佛嬉戏,弥勒笑佛笑的那么和蔼可亲,顽童玩耍的好开心;6个顽童姿态各异,有在弥勒笑佛身后露出头偷窥的,有为弥勒笑佛掏耳朵的,有爬在弥勒笑佛大肚皮上的,有从弥勒笑佛大肚皮上滑落下来的等等。牡丹的芳香不仅吸引了尘世间的凡人,还“惊扰”了仙界也来凑热闹,好一幅盛世和谐的画卷。 中国画的锤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它是画家品格、学识、修养的综合体现,有高尚的人品、学识和精神修养,才会创作出被专家和大众认可的作品,才有望使自己的作品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把弥勒笑佛绘入写意牡丹画,潘海峰有创意,有思想,有性格,有精气神!当然还要有胆识。他要面对不同的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每有人问他这幅画的寓意,潘海峰总是微微一笑说,你自己去理解。 古语说的好:画为心声,意在笔先。画家在创作中,或多或少总会融入自己的思想,要事先构思好,如何布局,从哪里起笔,浓淡虚实,章法结构等,都是画家巧妙安排,作品中无不体现了画家本人的风格特征。 “石涛在明末清初时就大胆提出‘笔墨当随时代’。那么,生活在现代社会的艺术家更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时俱进是时代精神,中国画就是靠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才发展到今天,不与时俱进就会被淘汰。”潘海峰对与时俱进的理解和参悟通过笔墨表现出来。且看他画的一幅“猿猴做伴”图:春光明媚的日子,农家儿童走出家门独自玩耍,玩到尽兴远离村庄,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座小小的石山,但见小石山顶坐着一个猿猴,也许是怕猿猴孤独,也许是想和猿猴一比高下,也许……儿童走到小石山前奋力向上攀登,快到山顶处怎么也上不去了。这时,猿猴伸出它那长臂,儿童看到了希望,露出笑容,他的手和猿猴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和谐”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当代中国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并把“和谐”理念传播到世界,以中国文化的软势力去影响世界,参与国际事务。“猿猴做伴”向读者传递的正是画家的“和谐”理念。 思路一变天地宽。同样是表达“和谐”理念,花鸟画《曲项天歌》则采用了另外一种构思。这是一幅构图美丽的“白鹅嬉水图”:“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世界,那世界一定很美好。画家通过这幅画向读者传递了他的美好愿望: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 潘海峰认为,知不足而常乐,只有认识自己艺术上的不足,才能不断进取,才能与时代共舞,与智者同行,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放出异彩。知不足而常乐,实际上就是一种智慧,知不足者才能常新,它可以激发你的潜能和动力,促你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潘海峰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愿潘海峰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