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489|回复: 2

[散文] 锦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0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锦糖
锦糖也叫搞搞糖,是一种用两根竹签搅和来吃的各种色彩的糖,搅来搅去直至把原本透明的糖搅成透明状或非透明状。在现代,锦糖也称为"麦芽糖"。这种麦芽糖必须放在冰箱里,要吃的时候拿出来,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几分钟就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麦芽糖了。

那是已经逝去的岁月里,学龄前孩童头脑中充满阳光的片片回忆。记得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上海弄堂里,常常有吹糖人的艺人在那里施展自己的手艺。那是一种五彩缤纷的诱惑,既养眼又让人嘴馋——小时候,我恨不得用舌头舔一舔那些千姿百态的人物、动物、植物。上海人把这种即可以欣赏又可以品尝的食品称之为锦糖——一个非常美妙的称谓。

组成锦糖的成分应该是食用色彩、食用糖、麦芽。儿童时期,我喜欢在弄堂内看着那各种色彩的锦糖作品,默默出神,久久不愿离开货郎担,对于色彩的爱好也许是我此生冥冥之中的爱好。那货郎能够用两根竹签将锦糖搅啊搅,绕啊绕,绕成各种象形的植物、动物、花草、水果、各种器具,太靓丽了,太有才了;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鲜艳得眼前发亮;晶莹剔透,形象逼真,有老虎、狮子、熊猫、猴子、猫、狗、鸡、鸭、蚂蚱、青蛙、小鸟、小白兔,生动活泼,活龙活现,精彩得令人不眨眼睛。每每货郎担来到弄堂内,我总喜欢看上很长一段时间。我总要闹着妈妈给钱,让我买上一只小作品。我是想看舍不得吃,这些作品有欣赏价值,放在嘴中作为口中餐实在是心疼了。

那些锦糖作品,最小的1角钱,不大不小的2角钱,最大的3角钱。如果母亲这儿实在磨不到多的钱,我便不买锦糖作品,而是花5分钱转盘子,如果幸运的话也能转到锦糖作品;转不到的话,那锦糖货郎便在他那锦糖小铅皮桶内撬出那么一丁点儿锦糖给我。于是我眨着眼睛,看着漂亮的锦糖,无奈的往口中送。当然这5分钱一转的玩意多半是转不到锦糖作品的,只能看着好看的颜色,自欺欺人的吞噬锦糖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最大的那些作品简直是我小时候的最爱,大得让人看了快活,那色彩让小孩们爱不择手。我那爱美的德行是绝对的突出,那目不转睛的神情如放电,能够传浪漫,传可爱。其他时候我不敢向妈妈要钱,货郎担来到弄堂内,这个时候我向妈妈发起了磨钱的攻势。可是妈妈勤俭持家的美德成为祖宗传承下的家风,即使有钱妈妈也舍不得让我买什么彩色大动物。但是不买上这绝美的作品我是绝不罢休的,我那死打烂缠的功夫便是我小时候的独门秘笈。

50年代的彩色锦糖货郎担,仿佛就在眼前飘游,显出真善美的好感。那种薄薄的,晶莹的,色彩明快如活的、真的锦糖作品让我有种活蹦乱跳,开心快乐的感觉。那是一种儿童意识中的新意,有那么一种自然的观感与意念。生有一种精彩的创新,快活的联想与海市蜃楼般的意境,那是一种自然的美,色彩的美,创意的美......

那种平民化的作品,纯自然的制作,如今不太会出现在都市的街头巷尾了。到处是水泥浇灌的格子高楼大厦,5060年代带有民国风味的五彩锦糖或许会被现代人说成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然而这五彩锦糖在我长远的记忆中还是那么栩栩如生,光彩夺目,五彩锦糖便是象征传承了中华民族太美好的手工制作的精彩创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4 收起 理由
红霜叶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红霜叶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12-10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霜叶 发表于 2013-12-10 16:31
有些民间的小吃摊担是很让人怀念的,特别是儿时的回忆是美好的。

谢谢红霜叶版主关注、支持、加分鼓励。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20 07: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