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人的餐桌不可谓不丰富:瘦肉精、地沟油、黄曲霉素……各种新奇食品频频被摆上餐桌,让人目不暇接。既有很少吃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变着花样,不断翻新的各种牛奶制品,每个月几乎都不带重样。人们在大快朵颐的同时,还增长了各类化学知识,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在这“吃嘛嘛香”的一年,下列食品你都错过了哪些。
年初。河南济源双汇公司被曝光使用瘦肉精猪肉:问题猪肉从河南出厂到抵达南京屠宰场过程中,一路凭买来的“通行证”畅通无阻。瘦肉精长期摄入会致患癌风险增加,双汇产品大量下架。为此,双汇集团在3月31日召开“万人职工大会”,称双汇因“瘦肉精”事件受损超过121亿元,而现场经销商呼“万总万岁!双汇万岁!”支持这家使用瘦肉精猪肉并把公司名称都拼错的企业。图为3月31日,双汇召开“万人大会”,董事长万隆向消费者鞠躬致歉。
4月。上海华联等超市多年销售“染色馒头”,超市馒头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将旧馒头贴上最新的生产日期、过期馒头回炉加工为“新馒头”、乱使用甜蜜素、山梨酸钾和防腐剂等等现象。图为4月11日,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内生产“染色馒头”而洒落在生产台上的面粉。
8月。浙江省工商局抽检发现三万多盏血燕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最高超标350倍,血燕产品百分百不合格。亚硝酸盐具有很强的毒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癌物质。此次抽检中,燕窝行业几遭覆巢之祸,各个知名品牌,几无幸免。这种被中医神话了的燕子的口水,竟然蒙骗如此多的消费者。图为一家香港燕窝专卖店。
10月-11月。思念三鲜水饺、三全白菜猪肉水饺、湾仔码头上汤小云吞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据现行国标,速冻食品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新国标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指标有了“宽容度”,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速冻面米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在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只要在1000—10000个之间,都为合格产品,而且这种细菌在80度左右的高温中,很容易被杀灭。图为河南省郑州三全食品公司的速冻水饺、速冻汤圆生产线。
6月。京津冀“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曝光。加工窝点日产近百吨,且形成原料供应到销售的产业链;这些地沟油以散油形式流向企业、工地、餐馆。地沟油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醛、酮、过氧化物等物质均对人体有害,用地沟油生产的食用油含有多环芳烃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高致癌性。目前国内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国人一年动物和植物油消费总量约2250万吨。学者认为按此比例推算,每吃10顿饭就可能有1顿碰上地沟油。 图为浙江嘉兴桐乡一家将地沟油加工成生物柴油的工厂车间。
6月。台湾一些饮料品牌被查出长期含塑化剂DEHP。起云剂让饮料看起来更有质感更吸引人,但当塑化剂(一种被称为环境激素的物质)被当作起云剂配方时便会危及人类生殖系统与激素分泌,台湾研究人员表示摄入塑化剂的孕妇所生下的男婴,其生殖器比正常男婴短小2/3,男性也出现诸多女性化特质。尽管该物质属于非法添加剂,但大陆对塑化剂的检测一片空白。图为厦门市集中销毁的台湾塑化剂问题产品。
6月。乳品新国标对乳蛋白含量的要求从1986年2.95%降至2.8%,菌落总数从每毫升50万下调至200万,均为历史新低。在几乎所有的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美国欧盟菌落总数要求为10万,丹麦是3万,严至中国的数十倍。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微生物专家刘秀梅认为:新国标将最菌落数调整到200万个/毫升实际上是更严格。标准的放宽意味着有更多投机空档可钻:1986年农业部生乳标准中悄然取消了 “不准有任何添加或提取”的条款,20余年后,三聚氰胺被肆意添加。图为国内某大型乳企的挤奶流水线。
12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从蒙牛生产的一批次产品中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素M1超标140%。黄曲霉素的毒性相当于等量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图为国内某大型乳企的养牛场。
2月。《新世纪》周刊报道中国多地市场上约10%的大米中镉含量超标。镉污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会致慢性中毒和癌症。中国重工业的发展以及农民耕作习惯让重金属污染将取代农药,成为危及粮食安全的另一潜在杀手,人在食用这种镉金属超标大米之后会导致“骨痛病”。而且中国几乎没有关于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种植规范,大量被污染土地仍在正常生产稻米。图为被镉污染的辣椒。
5月。江苏山东等地西瓜纷纷开裂,把矛头指向“膨大剂”。这种可让蔬果增产的化学生长激素,一袋可让西瓜增产30%。其实这类“生长激素”已经出现在中国市场上所有能使用的蔬菜中,而且事发中的膨大剂属于调节植物生长的激素,应在西瓜幼果期使用,接近成熟再用势必有开裂的危险;此外,这种叫“日本全能冠军”的西瓜本就皮薄易裂。但问题是从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民用膨大剂,事发后也无权威部门立刻澄清,作出科学分析以确定无害,导致许多民众受尽没常识的恐惧也让瓜农损失惨重。图为福建省福清市龙田镇西瓜基地,一名瓜农一脸茫然坐在大棚里。
11月。联合利华立顿铁观音稀土含量超标。联合利华方面表示:“茶叶中的稀土来自于茶叶生长的土壤中。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存在任何主动添加或者自动生成稀土的可能。”联合利华在声明的最后一句话,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提到了:“立顿铁观音袋泡茶的原料100%从(中国)国内采购。”
7月。上海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零度可口可乐原液在台湾被检出含3种防腐剂,其中一种在台被禁用,另2种含量超标。可口可乐台湾公司澄清该批原液并非台湾采购,是大陆采购品误送到台湾,而该种类防腐剂在大陆却属于合法食品添加剂。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对大陆食品安全标准的讨论。
12月,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对送检的荧光猪肉样本进行了猪肉荧光增白物质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检测,送检样本均未检出荧光增白物质,但都检出了荧光假单胞菌。消费者购买的“发光猪肉”可能在屠宰、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污染了荧光假单胞菌。而这批猪肉是从正规屠宰场批发而来,且都已检疫合格。图为北京李先生买到的猪肉,在黑暗环境下局部发出蓝色的荧光。
12月。媒体转载一些网上论坛传闻,称杭州娃哈哈公司生产的乳饮料营养快线在阴干后出现“胶状物”。对此,娃哈哈公司12月20日再次发表声明回应称,市场上各类液态乳制品脱水后都会出现凝胶现象,对于蓄意散布不实言论者,将追究法律责任。蛋白质凝胶本事正常现象,但对早已是食品安全惊弓之鸟的中国消费者却不那么正常,这背后流露出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危机的担忧不言而喻。图为浙江杭州娃哈哈营养快线生产车间。
11月。一向被认为是小资必备的法国依云矿泉水再度被国家质检总局通报7、8月检查不合格,亚硝酸盐超标。依云水自2006年起,在6年内5次登上中国质检总局的“黑名单”,再次暴露出了中国食品安全标过低,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各国不合格品的一个重要渠道。
8月。上海药监局针对肯德基餐厅用油四五天更换一次进行检查,认为其用油制度符合国家标准;但肯德基的换油标准是用一种测纸检测,如果油品质到了让测纸变色时就会对其进行更换,但这不排除其在“老油”中添加部分“新油”、延长食用油脂期限的做法。据说十年前,肯德基还坚持一天换一次油,可随着其不断融入“中国国情”,肯德基也逐渐放松了管理。
9月。“俏江南”南京店被指使用地沟油,该店经理称川菜中经常需要先油炸加工,炸过的油扔了可惜,因为老板节省所以给员工吃,这些炸过的油绝对不会端上桌给客人用。但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该店在使用过的食用油的回收等问题上,并没有安全保障。所谓的“回锅油”员工自用也仅仅是口头上的保证。图为北京大望路俏江南餐厅广告牌。
8月。媒体曝光的营养检测报告显示,味千送检的汤底实际是一种"骨泥浓缩料"的浓缩液,一千克浓缩液可勾兑出100碗汤底,钙质等营养含量不到50毫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