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7日,人人网出现一封名为“一名癌症晚期病人家属致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的公开信”,信中署名“秦岭”的中学教师称,其父亲癌症晚期,却无医院愿意收留,只得隐瞒病情寻求救治。秦岭在信中提出了四点诉求,希望能完善癌症晚期病人的治疗环境和用药保障,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救治,并打击医托和高价医护用品带来的二次伤害。 此后,俞正声通过“上海发布”(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公开回复了当事人秦岭的诉求。此外,俞正声2月29日傍晚5点左右给这位市民打电话询问情况,并安排落实这位市民父亲的救治。俞正声表示,癌症晚期患者住院难的问题确实存在,是目前医疗体制缺陷造成。虽然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但患者和家属的呼声值得关注,党和政府有责任加快推动改革,争取尽早有所突破。
回信 秦岭同志: 看到你的公开信后,心情很沉重。谁都有父母、谁都有亲人,当眼见有养育之恩的亲人于病危之际而无力相助之时,又遭遇一些制度缺陷的伤害,心中之痛,不言自明。 我们大家会尽力帮助你,更重要的是同志们都赞成你的四点诉求,特别要在癌症晚期病人的关怀上,争取在制度上有所前进。我不能保证问题都能很快解决好,但我相信,你的心痛也是大家的心痛,大家(包括医院同志们)的共识会推动我们前进。 俞正声
以上段落是从网上转来的,在这里只谈回信的部分内容。 信中出现多次【我们】【同志们】【大家】,而不是我指挥安排他们,这就是成绩是大家的,工作大家做。 更重要的是我们【都赞成】,这说明大家都关怀重视民生。 谈到落实程度和结果上,用到【我】,我不能保证问题【都】能很快解决好,这个【我】,代表【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因为来信诉求的内容,牵扯制度时间等多因素,不是一个电话就能办妥的,需要多个部门分别解决改进。 全文充满对患者的同情,与写信人心情共鸣。 这封信,全文不会对涉及的任何单位和人员引起矛盾,谁听着谁舒服,问题自然解决的快。 抛开其它不谈,仅就这封信的写作艺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这封信的方法,用作公式,可以检验我们的日常语言,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兼顾全局,兼顾对方,避免出口伤人,造成矛盾,引起误会,工作做不好,人缘融洽差。 实际上,这封信也绝对不是秘书代笔,它体现出的境界和能力,与其以往的座谈类语句相印证,只能是俞先生之手笔。 学精了,都会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