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2-11-15 05:30 编辑
冀州历史上的城建
《易经》上说:“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设险之要,首在城池”。城镇建设(简称城建)是历代王朝、官府都很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河北省冀州市公元前201年建县,距今已经2200多年,历史比较悠久。在历史上,冀州历代封建统治者也都很注重城建。不过,那时的城建与现在是不同的:那时,只是在城四周修筑城墙、城门,目的是防御水灾和抵拒敌人。再就是在城内修建一些寺庙。 《冀县志》载:“冀为九州之首,实尧、舜建都之地"。早在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距今已经2200多年,冀州就修建了城池。据《汉书》上记载,修建的冀州城周围12里,高2丈5尺,护城河深、宽均为7尺。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增修汉朝遗留下的旧土城,并把城围扩大到24里,护城河深、宽都是7尺。 明朝自永乐到崇祯220余年的时间,共修筑城池11次之多。清朝自顺治到同治,将近240年的时间,冀州城前后又修补过8次。那时,修筑城池,依靠的是动用民工。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和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启动的修城,时间都是长达4年时间才完成。 冀州历史上修城,朝代不同,情况不一。在明弘治二年(1489年),修起西、南、北3个城门和2个水门。明正德七年(1512年)4月,在城墙上修起女墙(城上的小垣墙)和箭门(放箭的小洞)。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将城墙加宽加厚,在东南和西北两个城角上各修筑敌楼一座,同时还在城外挖沟修堤数道。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把以前城上的女墙、箭门都改为垛口。嘉靖三十年(1551年),在城墙上增修敌台26座,筑城堡36座。崇祯九年(1636年),用砖修起了瓮城、垛口、敌台。清康熙五年(1666年),在北门外修筑了护城堤。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对冀州城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地修整,也是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将城墙都改用砖砌。并在城墙上修筑炮台6座。这个城垣,质量很好,全部座灰砌砖,中间槽内填塞硬土,且每隔三、五尺就灌一层尺余厚的三合土。这座城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修好,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经历了160余年的时间。现仅残留一段城墙遗迹,其余地段已削为平地或大道。 冀州历史上的城建,除去修筑城墙、城门外,就是修建寺庙。从明嘉靖廿七年(1548年)冀州《城池图》中可以看到,在这不大的城内,就标有寺庙19 座之多。 另外,据民国《冀县志》记载:冀州城南还有一座“百花楼”,高百余丈,上置钟鼓莲漏,壁绘百花。“为州城胜景”。 冀州历史上就有一些小城镇,有名的有“韩、田、谢、李”“四堡”。这些地方也搞城建。韩村,有堡(寨墙),有墩(烽火台),有寺。田村,为冀州“四大堡”之冠,“居积贸易比于州”。有寨墙。谢家庄,有寨墙。码头李,因滏阳河水运发达,修建有码头,有堡(寨墙),有墩(烽火台)。明清时就号称码头李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