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译文:
须菩提,如果有人在无量劫来一直都在用无数的珍宝来布施,而有人只是修持此经或只是其中的四句话,且还能为他人演说。那后者所得的福报,会远远地胜过前者的福报。
那为他人演说此经的标准是什么呢?能识破世间一切假相,不为世间多如牛毛的法门所迷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在一种‘心如止水’的状态。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那是因为世间的一切法门,都是如梦幻般不可捉摸,都是如早上的露水,空中的闪电一样地短暂存在。当你知道这个道理了,那你也就不会再去执著于它了。
当佛说完这些话的时候,在佛前听法的一切出家的男僧众,女僧众;在家的男居士,女居士;还有那些天人,神灵,阿修罗都听得很开心,都因此而发愿:“不但要相信佛所说的每一句话,而且还会‘不偷工减料’地按照佛的教诲去实践,并会以此证得无上觉悟之法。”
无量阿僧祗:印度古代的一种用来表示数量的语句,意为无数,无法计算。
比丘:出家的男僧。 比丘尼:出家的女僧。
优婆塞:在家的男居士。 优婆夷:在家的女居士。
信受奉行:信是指‘相信’。奉行,是指‘不但相信了,而且还要按照佛所说的去做到。有这样一句话:“修行一年,佛在眼前。修行两年,佛在西天。修行三年,佛化云烟。”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凡初学之人,在开始时都是会很诚心的,都很勤奋地去修。所以刚开始学的时候,佛就是你的眼前。学到的时间长一点后,心就有生起那么一点点懒惰出来了,所以佛就离修学之人远了。当学佛的时间再长一点后,就学成了老油条了,那么就会相
只信一点经典的‘表相’,相信修行的‘仪轨’,而会忘记修行的要义是要‘修心’。
拙老附南怀瑾先生第三十二品偈颂
衡阳归雁一声声,
圣域贤关几度更。
蓑笠横挑烟雨散,
苍茫云水漫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