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皮影戏 小时候秦皇岛每逢过春节,街里就有几处搭起高台子,露天演皮影戏,当地人叫“老坦儿影”(因为当地人把唐山人叫“老坦儿”),或驴皮影。天虽然很冷,看的人还真不少;小孩去晚了都挤不进去,只好站在后面抻着脖子看,前边的人一动弹,也得跟着移动脑袋。也是那时的文艺生活太少的缘故吧。看着那花花绿绿的影人表演,听着那“老坦儿”味的演唱,简直是极大的享受。今天看完,明天还来。一直看到人家拆台不再演了还依依不舍。 正因为人们喜好,就给做生意的人创造了挣钱的路子。市里有几家卖皮影人的小铺,孩子们舍得把仅有的钱花在买皮影人上。我和哥哥开始也买了几个,当然没钱买真的(真皮影人是驴皮制成的),只能买用纸刻的。妈妈是没钱给我们用在玩上的,钱只有我和哥哥利用空闲捡废品卖去换来。 哥哥的手比较巧,他开始自己刻皮影人:起初我们向其他同学借来皮影人,放在纸下面用笔拓下来;然后用刀子刻出该镂空的地方,上好颜色,最后浸上蜡液(最好刷上桐油或清漆,我们无钱买,只得浸蜡。蜡浸的影人发脆,容易折坏)。皮影人的头和身子是分开的:身子靠脖子的地方做成一个开口的套,头的脖子比较长,把长脖子插进身子的套里,一个人物就诞生了。把头插进另一个身子上就给它换了件衣服;当然一件衣服换一个头就变成了另一个人。在皮影人脖子前装上一根弯成直角的铁丝,下面一头装上一根木杆,用来支持和操纵皮影人;皮影人的身子上安上活动的四肢:胳膊从肘部分为两截,两只手又在腕部可以活动,两条腿是前后分开的。皮影人两只手也各有一根装有木杆的铁丝,用来操纵皮影人做各种动作。一个皮影人就是一件工艺品,制成后让人爱不释手。 到后来哥哥干脆自己设计皮影人,照小人书上画下需要的人物,按照皮影人特定的模式,定出什么地方镂空,什么地方着什么色。我家的皮影人多起来,并能按一出戏配套出全部人物;还有桌、椅、帐、城、山岳等布景。 哥哥又出主意自己演皮影戏,于是我们买了鼓、唢呐,买了白布做影幕,我和哥的皮影开张了。晚上我们的影戏没开场,小朋友在小板凳就早摆好了,有时还为抢个好位置,闹出小磨擦呢。 我们的演出没有专门的本子,是与“观众”互动的,只要小朋友说什么,下面戏的内容就向那个路子发展。哥哥唱的腔调满有味道,戏词还能即兴编唱。在没有电视,没有更多文化娱乐活动的年代,大人早睡觉了,小朋友还兴致勃勃地看人们的皮影戏呢。小朋友看得高兴,我和哥哥很满足、很自豪、觉得很了不起;有时大人瞄上几眼,再称赞两句,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嘿,在我小候时哥哥绝对让我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