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867|回复: 6

[综合] 科学鉴定恐难以解决文物鉴定乱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8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收藏家协会委员会主任姚政等专家对《天下收藏》栏目组砸掉的赝品产生质疑之时,这些专家曾建议保存被砸瓷器进行科学鉴定,以证明自己的结论。事实上,在文物艺术品收藏界,对于眼学和科学的争论一直存在。
文物鉴定都有涉及到哪些科学检测呢?据资料显示,目前的科学检测和鉴定方法,大致可以分为有损测试和无损测试两大类:有损测试主要包括热释光测年法和反应堆中子活化分析法;无损测试主要包括能量色散X荧光能谱(EDXRF)、质子激发X荧光能谱(PIXE)、同步辐射X荧光能谱(SRXRF)等方法,此类方法一般是利用光对古陶瓷胎、釉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测试,直接将待测陶瓷器放入控测室内即可。
以金属实例来分析:湖北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经X射线荧光分析得知,其剑身为铜、锡合金,并经过了硫化处理(含Cu2S、Fe2S等),因而美观耐蚀,锋利如故,从而证明了古代青铜器存在有硫化处理工艺。
玻璃分析:学术界一向认为,古代西方的玻璃制品以天然纯碱或碳酸钠、碳酸钾的草木灰作助熔剂,而中国古代玻璃则以方铅矿、白铅矿或为助熔剂。故通常以其成分为钾钠玻璃或铅钡玻璃来断定其制作工艺和产地。
瓷器分析:为什么元代的瓷器,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高度的琢器,其器型大多都不太规范周正,如元代一些青花盖罐,往往在其颈部出现“歪脖”的现象?通过测试得出元代制瓷在其胚胎的泥料配方上,采用的是一元配方法制泥,即使泥料中添加了一些高岭土,但其含量也不足8%,所以用这种泥料制成的瓷胚,很难保证其足够的强度,在自然干燥时难免不变型,即使在自然干燥的过程中不变型,在入窑烧制时窑温超过一定的温度时,其器物也会产生变型的现象,这就是元代瓷器青花大罐出现“歪脖”的主要原因。发展到明代的洪武以后,在制瓷时用的泥料中添加了高岭土的含量(约百25%),所以在明代的传世瓷器中,这种变型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尺寸较高的琢器,也几乎没有再歪脖的现象。清初的制瓷泥料,其配方已接近40%的高岭土含量,所以清代的瓷器其器型更加规范和周正。制瓷泥料中添加高岭土,用来提高大件瓷器的强度及烘成温度,以减少器物的变型现象。元代瓷器的器型,从不十分规范周正的歪脖,到清代瓷器器型的十分规范周正,在制瓷工艺上的这种发展过程,就是从传统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然而,科学检测虽然能从数据上说明文物的特征,但是也有其难以避免的弊端。据悉,科学检测需要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建立巨大的文物产地及年代的标准数据库,但是,目前我国有大量文物仍未被发掘,所以数据库从理论上讲并不完整,这给科学检测带来一定的挑战。
除此之外,任何仪器、科学的运用者及实践者说到底都是人,只要文物鉴定行业未能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惩罚制度,那么无论多么高精尖的科学检测都无法保证结果的真实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移不动联不通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9-8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老报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9-8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移不动联不通 发表于 2012-9-8 16:52
谢谢您的详细介绍。

谢谢。这样互动为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报人 发表于 2012-9-8 16:55
说的是,同感!

报人大哥:看我9.7日发的台湾古邮票?
老报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9-8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移不动联不通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9-9 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24 05: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