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323|回复: 0

从曹子建《七步诗》看中国古人的逻辑思维欠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8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从曹子建《七步诗》看中国古人的逻辑思维欠缺

3664 次点击
20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铁骑银瓶 于 2012-7-17 1:47:1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心远观史】从曹子建《七步诗》看中国古人的逻辑思维欠缺

珀尔修斯之弓

曹植曹子建的《七步诗》在中国是最被广为流传的一首诗。很多中国小孩在幼儿园阶段就会背诵过由后人修改的五言绝句版:“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并被家长告知了曹植七步成诗,并因此劝阻了哥哥曹丕兄弟相残的故事。

七步诗另有五言六句的古体诗版本:“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多了煮豆作羹的目的目的和方法。两个都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诗眼。

这里不想讨论七步诗的真伪。仅仅对诗文本身进行讨论,觉得用煮豆燃萁来形容兄弟相煎并不太合适。豆子从自己受煎熬的角度,埋怨豆萁相煎何急。却忽视了豆萁的命运最终是燃烧后化成灰烬。说起来反倒是豆萁燃烧了自己,成就了豆子的价值。

还有就是燃烧豆萁煮豆作羹这件事并不是豆萁的主动行为,而是由人来操作的。豆子看不到煮豆作羹的人的行为,仅仅看到了豆萁燃烧,释放火焰煎熬自己,就慨叹相煎何急。

数百年来,这首“本事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一直被广为传颂。却少有人从逻辑关系上进行分析。豆萁也因为曹丕的逼迫兄弟的行为背上骂名。直到进入二十世纪,才有学者如鲁迅、郭沫若等人为豆萁翻案,郭沫若作《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从七步诗的创作和流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在逻辑思维上的欠缺。他们看待事物常常流于直接表象,缺乏深入探讨事物逻辑关系和本质 ,最终得到形而上的理论的能力。结果是对事物的探讨经常得出非本质的错误结论。这一点在古人讨论总结王朝兴替的历史经验谋求借鉴方面尤其明显。经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因此做出消除弊端的改革,往往带来更多更严重的弊端。


分享到:可爱老人网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20 15: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