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历史人物(4) 冀州的进士 河北省冀州市古为“九州之首”,公元前201年建县,距今已经2200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冀州产生过48名之多的进士。 我国隋朝至清朝兴科举,会试(全国统考)考录者为“进士”。每次录取进士30名左右。 冀州历史上的进士中,含文进士36名,武进士13名,其中1人为文、武“双进士”。48名进士,产生于唐朝13名;宋朝2名;金朝2名;明朝11名;清朝20名。 产生于唐朝的13名进士中,有5人为进士之首----状元,他们是贾季邻、贾棱、孔纬、孔纁、孔缄。(详见《冀州的状元》) 孔戣,字君严。孔巢父之侄。唐朝大臣。唐天宝年间(742—755年间)中进士。他为人正直,得到同朝人的佩服。江西观察使犯贪污罪、博陵一人杀人,因为京兆尹从中作梗,使案子迟迟定不下来。孔戣慷慨陈词,终使江西观察使被贬、博陵人抵命、京兆尹被停3个月俸禄。明州年年给朝廷进贡淡菜蚶蛤之类,孔戣认为,这些海鲜从海边运抵京城役使数十万人,劳民伤财,过于浪费。于是,上奏并获批取消了此事。他还曾严令禁绝出卖女性、改变刺史贪暴百姓状况。他官至节度使、侍御史、谏议大夫、尚书左丞、大理卿、国子祭酒、礼部侍郎。 张存,唐天祐二年(905年)进士。是司马光的岳父。北宋名臣。宋天禧年间,朝廷以身言书判取士,只取2人,张存中选。他曾任著作佐郎、殿中侍御史、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后官至礼部尚书。被称为“老成谋国之大者”。宋熙宁四年(1071年)3月,死于冀州家中,终年88岁。其婿司马光为其撰碑文。 田况,字元均。原籍冀州,后迁居开封。少时好读书,有大志,才华出众。宋朝举进士甲科后三度出任地方官,以京官为主。还曾任右正言、御史中丞、翰林学士等职。1050—1059年,官拜枢密副史、正史(宰相)。他在任内,常有宏论,涉及政体、官制、学校、财政、边防、外交等。治军尤严酷。田况有文武之才,留有30多卷著作。 路伯达,字仲显。金朝大臣。性情沉稳,有见识,博学强记,能诗善文。金正隆五年(1160年)进士。官至尚书省掾、节度副使、大理司直、尚书礼部员外郎、翰林修撰、太常卿。他提出并被采纳“撤销京畿内猎场禁令”,允许百姓采猎或耕种、“去掉奢侈,崇尚节俭”。 夏时,字寅正,今冀州镇孙郑李村人,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陕西、山东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左布政使。 石九奏,字伯成,今门家庄乡堤北桥村人,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莱州、兖州知府、开元兵备道、江西右参政、大理寺评事。他工于诗词古文,爱好书法,兴发时一写数百纸,不知疲倦。留有许多诗篇,其《石伯成诗稿》4卷,被收入《四库全书》。 刘炳,字虎臣,今冀州镇大刘家庄村人,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中武进士。官至将军、护理副将士。刘籍贯原村名是王主事村,因为刘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死于家中,奉皇诏立碑,将村名更改为大刘家庄,沿用至今。 王俊选,于清朝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武进士,7年后的十九年(1814年)中文进士。为冀州唯一文、武“双进士”。 另外,清朝冀州知州李秉衡、吴汝纶均是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