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道来客 于 2018-7-6 16:07 编辑
上次的故事讲了哈同花园里的钉子户,这个钉子户不是别人,就是当时上海的一代名医张聋彭。
说起“张聋彭的一贴药”,可以说当时的上海人是无人不知,也无人不晓。我小时候也常听长辈说起张聋彭治疗伤寒一贴药的故事,记得解放初期我有一次身体不舒,家父还带我去北京路温州路张氏诊所看过病。但那时年幼已经记不得什么了。
张聋彭本名张骧云(1855-1925),出身于医道世家,张氏家族最早从医是始于明崇祯末年,世祖张元鼎弃儒就医,三百多年来张氏家族代代相传,名医辈出,在第八代玉书公尤为著名,到第九代张骧云达到鼎盛。
张聋彭精研伤寒原理,独成张氏流派,诊治伤寒热病。27岁时因为某“烂喉痧”患者出诊,当舌诊时,病人突然呕吐,直喷其面。回寓即染重病,终至两耳失聪,以后就依赖“刺叭筒”助听应诊,因而就有了“张聋彭”之称。
张聋彭行医尤敬重其医德,常以“医以救人,非以营业”、“医无贫富,唯以实心求之”为信念,对待病人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依次就诊,无有特殊,因此在当时名声远扬,广受称赞。 张聋彭其户外不挂行医招牌,也不登广告,但上海市民尽识其门,求医者终日门庭若市。对待病人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依次就诊,无有特殊。常免费为贫苦病人施诊给药。当时沪上名医的每次诊金一般为1.2元,张氏仅为几角钱。对贫苦病人他从不鄙视,一样悉心诊视,并常解囊相助。‘“待人和煦,蔼然可亲”。去其诊所看病,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都得排号候诊,不设‘拔号’、‘特诊’,即出双倍或四倍诊金提前看病。他说这是‘富者得而贫者失,我不为也’。 在张聋彭看病还有一个"黄马夹"的小故事。当年,在张家位于北京西路温州路的寓所,由于闻名而来的病人每天都排长龙队才能轮到,于是出现了一些以帮忙排队“卖位置”的假病人。为了让先来的患者能得到及时医治,张家只好统一发给排在前几位的病人黄色马夹以示证明。
如此名医却绝无奢侈作风,在十里洋场旧上海,穿土布,不穿洋布,出门坐轿子,不坐人力车、汽车(其时沪上许多名医已有私家车)。 张聋彭对达官贵人从不阿谀奉承,就诊时亦须依次排号。有衣着华丽者,反多劝其节俭;对声势显赫、重金相聘者,则多予拒绝。宣统三年(1911),有某银行行长又签巨款相促,张氏返回其款,竟不往诊。富商盛宣怀因张氏治好其伤寒重症,以10万两白银聘其出任华医学院院长,也遭拒绝。由是沪商巨富、达官贵人虽有议论,但知他秉性耿直,反多敬服,如当时松江府大员钱宝传就对张氏说:“强项令(强横之官)自古有之,如兄之强项医,古未有而今乃见之。” 张聋彭秉性耿直,不慕势利。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哈同于涌泉路(今南京西路)兴建爱俪园,张氏五世祖茔正处园地之中,哈同恃洋人势力,威胁利诱,强购墓地。他不畏权势,严词拒绝,抗争十余年,终获胜利。盛宣怀重金聘张出任华医学院院长,固辞不就。终身以医家身份生活于平民百姓之中,为世人所称颂。 2005年的1月4日,张聋彭的30多名后代将家谱、药方等家族史物全部捐赠给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据市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捐赠品为上海城市医学历史发展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这次捐赠的张氏家族史物还包括老照片、扇子、医书,以及张氏家族流传下来的清代祖宗像、清末鞭子、瓷瓶、书信、祭文、扇面及各种匾额等共计146件,龙华张氏族谱、支谱80册。 张氏家族自南宋铁一公在龙华扎根起,至今生活在上海的族人已有27代。捐赠会上,30多位张氏后代济济一堂,最大的85岁,是张聋彭的孙媳妇,最小的是22岁的在中医大学二年级求学。他们说,如果不是这次捐赠,他们已是难得聚到一起,有些族人上一次相见还是在解放以前,至今已有五六十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