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妈妈教过我两句童谣:骆驼骆驼生的稀货 ,下山驮盐上山驮货(我们这的方言“稀货”是可怜、辛苦的意思)。那时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当兵到了边疆看到了戈壁沙漠自然也见到了骆驼,从对骆驼点点滴滴的了解和认识的积累,我懂了那两句童谣的真正含义。 浩瀚的沙漠一望无际绵延起伏,那里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飞机除外)也不好用;就连关羽的赤兔马也恐怕是爱莫能助。能在沙海里穿行自如胜任运输任务的就数骆驼了,所以人们都把骆驼称作——沙漠之舟。 骆驼它负得重、耐得饥、耐得渴而且还熟悉沙漠里的气候。一峰骆驼可以驮重三百多斤;一个长长的驼队可以驮运几吨的物资。一根细细的缰绳将前后骆驼间相连行进在沙海之中,远远望去就像水上的龙舟。前边第一峰驼背上坐着“掌舵”引航的骆客,最后一峰骆驼脖子上挂着铃铛,驼铃一路叮当那就是告诉驮客整个驼队平安无事。骆驼步调一致显得驯养有素,驼队每天可以行走八十多里。 鲁迅笔下的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而骆驼吃的还不如牛。戈壁滩上的骆驼刺又扎又硬;戈壁滩上的干枯杂草没有半点鲜嫩,可这些就是骆驼的饲草。在特殊条件下骆驼还可以一个星期不吃不喝,照样完成任务。骆驼还可以给人提供鲜奶。 我听说过一个用骆驼救人的感人故事: 一个冰天雪地的季节,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天气。一辆公共汽车被暴风雪堵在了半路,车上二十几个旅客生命受到威胁。还是前边汽车已经过的道班两名工人师傅想起汽车可能遇险,随即叫上牧民骑着三峰骆驼沿途寻来。三个多小时后,已有近半旅客冻得不会走路。大雪没过膝盖深,全靠骆驼把不能走动的旅客一个个转移到近一点的下一道班。小小道班的屋内顿时特别拥挤,一张小床上还躺着一个女旅客不醒人事,无论人们怎样用雪帮她搓身子都不见效果,所有的人都十分焦急。这时,只听见那个牧民——骆驼的主人大声说:快来几个人帮我把骆驼宰了,大家都还没有听明白他就拉着几个人跑出去,指挥着把一峰骆驼绑好按倒。他又指挥几个女旅客把冻僵女旅客的衣服脱掉做好准备。他出去很快就把骆驼杀掉,把骆驼肚子拉开大口取出肚内五脏及肠子。接着就把宰好的骆驼抬进屋内,叫人把那冻僵的女旅客装进骆驼肚子只露出头部,并把骆驼肚子的口子裹起来。 大约半个多小时过去,只见女旅客脸上有了一点变化:先是慢慢有点红润,接着眼睛动了一下。四十五分钟以后人完全活过来了。在场的人都无比高兴,都把赞许、感谢的目光投向那个牧民兄弟。只见他比别人更高兴却依然是忙碌的指挥着人们进行着最后的抢救工作。 事后他告诉大家,这是他们哈萨克民族传下来的在紧急特殊情况下救治被冻僵的人的一种办法。当所有人都要掏钱要陪赏他的骆驼时,被他婉言谢绝了。 冰雪无情人有情,骆驼救人献生命。当戈壁已成茫茫蜡原时,一首生命的赞歌正在在传颂。 骆驼依旧以骆驼刺和干枯的杂草为食,伴着叮当的驼铃声长途跋涉在沙漠古道,默默的奉献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