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437|回复: 4

长葛相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30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姥家
2012年元月2日)
      许树人
   老爷务农人,
    零工大舅辛;
    嫂常云鬼话,
    兄长是才民。
相庄
我的外婆家,在京广铁路东,属长葛县官亭乡,村名叫相庄,略显偏僻。
村子的北边、南边,是两条又深又宽的沟,与东边的河道连通。
东边宽阔的河沟里,流淌着静静的双洎河水。河面上时不时也有木船通过……因为没有桥,很少有人到河东去。过河得淌水……
外婆家在村子东西路的中部,偏东向南还有一条路,我很少去。村路基本上是T字型。从村道向北,通过一条较长的巷子,就可以到她家的大门口。
巷子西边是二舅家的房子,门朝着街。新斧哥在城里工作,找了个外地媳妇。娥姐长得很漂亮,出嫁后再没有见过。
如果从北沟上来进村,向东一拐,翻过土墙的豁口,就可以捷足先登外婆家的后门。
堂屋后面,是一个南北短的长方形空园。靠堂屋北墙边的地上长着一棵大杏树和一棵老梨树——大概是前人留下来的。园里其它地方还长着不少的杏树苗,都是我老爷杨继孔培植的。从后院西角门向东进来,是一个古老的三合院。
堂屋是瓦房。东边厢房,我老爷老娘住着。  
老爷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一生务农。为人和气厚道,处邻息事宁人。他留着胡须,头发全白了,冬寒时戴个圆形的瓜皮帽。身上穿着中式的粗布衣。
老娘是个本分的老太太,平时不大言语,常常坐在纺车前纺线。她眼不大,常眯成微笑的样子,穿一身黑棉衣、棉裤,小脚……
堂屋西边,原来靠南窗摆放着织布机。
我亲见过从纺线,到拐线、经线、织布的全过程——这是祖辈制作粗布的整个工艺。我的母亲是织布的高手,在梭子不停的穿梭中,线渐渐地变成了布匹!现在,这技艺恐怕要失传了,再以后的人,也许就很难捉摸透“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诗句了……
再后来,则由宪臣哥嫂的姑娘(大的叫兰芝,二的叫美兰,三的叫小三)住着。
东西屋都是草房,分别由我表哥家和大舅家住着——虽说是过继的孙、子,倒也亲热。
大舅是个木工,可以用旋床制作出光滑的大擀杖、小擀杖、掸子把等等,还会用大竹竿做凳子,简单、轻巧、实用。
大妗,待人热情,一生操劳。听说,最后,是在一次烙完馍时栽倒了去世的。
表哥从外地回来,主要是务农,也会养蜂。年轻时,还在村子里唱过戏……
表嫂得过一种怪病,夜里说些鬼话,鸡叫后就恢复正常。文化大革命那阵儿她都说以后要演古装戏,倒也应验了。只是她说的死人世界里的事,却无人知道。
表姐杨梅,出嫁到白庄,丈夫做过会计。后来不知为何上吊死了。白庄,在相庄的西南边,我记得去过一次,近处观看了枪毙人的场景,至今犹历历在目。看来条件反射强烈的事,可终生不忘。
表妹小妮,白白的,也不大爱说话。后来嫁到北边的一个村庄,女婿好像是开汽车的。
从堂屋出来,顺着砖砌的甬道往南,是个二门。
二门外,是一个长方形的院子,横长竖短。西南角是个红薯窖,西北角是棵石榴树,东南角是大门。
出门顺着胡同走十来米远,就是东西的大街了——这是我串亲戚时走过的路。
我扛着杏树苗出了村子,沿小路往西北走,过范庄就可以看见京广铁路了。再斜着往西北走不远,过了铁道,就是学田村。过了学田,正西穿过官庄,再往西北走,就是梨河镇。从梨河北头过河正西,走不了一里路,就到了我的故乡黄桥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寿山石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飞虎飞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4-30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4-30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葛官亭原来可是养蜂用具集散地。在养蜂界很有名。长葛现在也是蜂产品集散地。拙老友人颇多。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寿山石 发表于 2012-4-30 14:09
欣赏哥哥佳作。

恰似吹响冲锋号!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寿山石 发表于 2012-4-30 14:26
请哥哥欣赏。

相对又一格。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24 03: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