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孙九娘 于 2012-6-1 22:56 编辑 <br /><br /> 也谈追星 (漯河铁中 高二一班 周扬) 世界是个万花筒,热潮一阵赶一阵,可不是,街头海报,大小报刊,电视屏幕,充斥着他们潇洒的街影和介绍他们的溢美之辞,耳濡目染,连我这个非歌迷也能一口气数出几十位歌星,甚至清楚地知道蔡国庆最爱穿红衣,童安格最怕吃肥肉…… 当然,对大多数“发烧友”而言,追星更是一次美好情感的渲泄,歌星凭歌声打动听众,演员靠语言动作牵引大家的目光,这些有声有形的东西一旦与普通人产生共鸣,换而言之,明星们的所唱所演如果被普通人视作为自己而唱而演,那么自然会碰撞出强烈的火花。 选择什么样的“星”作为追逐对象,往往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取向,青少年崇拜歌星无可厚非,但一窝蜂地追逐歌星、影星、而冷淡了各行各业的明星,就不正常了,时代需要的是群星的异彩纷呈,而不是一类星的闪耀和无数的追随者,这样的“追星热”会给社会带来人才结构失衡,于个人可能造成“独木桥”上的拥挤,青少年选择“星”时,绝不能没有理性的思考,应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长选择追求、效仿的对象,切不可只凭一时的兴趣而躁动。 我了解很多商界巨子的创业过程和他们的传奇经历。他们------微软的比尔 盖茨、长江的李嘉诚、大宇的金宇中,金利来的曾宪梓、海尔的张瑞敏等等,都成了我崇拜的偶像,从他们的事迹中知道财富是由辛勤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要有长远的眼光。难道他们不值得“追”吗? 追星热的出现,也从侧面折射出教育不令人满意的一面。如潮的灌入式的教诲在具有人情味的歌声中,显得那么软弱而不堪一击,教育不能只注重形式,更要贴近青少年的世界,触及青少年的心灵,教育需要一种内涵,一种精神,而不要是一个空洞的躯壳! 追星热该降温了,但愿这个降温过程能引起青少年对人生取向的重新思考,使教育改革的春风拂面而来!
指导老师:许树人 2002年3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