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诀别 北京大兴区青洋店。 刚刚忙过秋收的俞宏茹,站在一片金黄色堆成小山状的苞谷中间若有所思。 “农场的秋收比这早,每年这会儿我都该上山了。”俞宏茹所说的“农场”是她生活了整整40年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红色边疆农场,“上山”指的是去为长眠在那里的伙伴们扫墓。 历时10天的秋收中,俞宏茹和老伴儿宋修江每天苦干十几个小时,帮助主家收割完所有的苞谷,总共赚到340元钱,除去20元买米、20元买油外,她反复叮嘱老伴儿一定要将剩下的300元钱存好,留着干正事,“修坟啊,修坟是我们家最大的事。” 去年,以及此前三十多年的此时此刻,俞宏茹的身影肯定会出现在一条路上,“要不从家上山扫墓,要不从墓地抹着眼泪下山回家。”不善言词的宋修江告诉记者。 这一趟有时是二百多里的旱路,赶上封江的时候,则在冰上走三十来里的冰路,“我不觉得累,去了就能舒服几天。”她说,跪在坟前跟姐妹们说说知心话,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是她内心最安宁的时候。 在俞宏茹的心中,1970年5月28日是一个绝对黑色的日子。 那时候,她还只有19岁,是农场捕鱼排织网班的成员,和她在一起的还有17岁的北京姑娘李金凤和16岁的贾延云,同是20岁的哈尔滨姑娘许淑香、孙艳、刘毓芳,以及21岁的天津姑娘章秀颖和18岁的杨大丰(后改名杨挚颖)。 那一天,20几里外的捕鱼点的大网坏了,本可以拉回驻地四季屯织补。但为了节省时间,姑娘们决定步行到捕鱼点,服务上门。 “我们是笑呵呵地走出门的。”在俞宏茹的记忆中,那天的天气特别好,小姐妹们唱着歌走出家门,就在刚上路的时候,俞宏茹觉得后面有人拽自己的衣襟,回头一看是北京知青李金凤。 “俞姐,商量点事,咱俩倒个班行吗?”她小声说。按照排班,那一天李金凤应该留在宿舍为大家烧火烧炕的。 “干嘛倒班啊?”俞宏茹问。 “我,我想吃鱼了。”李金凤不好意思地说着。 俞宏茹被这个小她两岁的北京妹妹逗笑了,在当年那种艰苦的环境中,去捕鱼点虽然艰苦,但也意味着可以品尝一顿平日很难吃到的鱼肉大餐。其实她心里早就决定满足李金凤的要求,但还是绷着脸故意逗她:“那我也想吃鱼怎么办呢?” “那,那我给你带回来吧!”古灵精怪的李金凤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随身背包里的饭盒,然后不由分说地将俞宏茹拉出队伍,自己站了进去。 俞宏茹目送着姐妹们离开,扯着嗓子喊:“早去早回啊!”但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一别竟然是和她们七个姐妹中的六个永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