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也有话说 “中考作文 有话要说 ”一文上网后,网友的反应还可以。有网友问:陈老师,高考作文有啥要领?其实“中考”一文中讲到的套路、方法,还是适合高考作文的,只不过高考作文的分值由60分提高到了70分,作文的字数由600字增加到了800字。但高考毕竟不同于中考,对高考作文,我也有些话要说。 审题。审题水平,与考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若无平时的艰苦磨炼,考场上是不可能一下子目光敏锐、穿透命题内核的。审题时请把握好“关键的最初三分钟”。当你怀着某种期待与不安,翻开高考作文试卷的时候,切切不可将试题匆匆一瞥,匆忙开始写作。抢时间,对于考生来说固然重要,但最初的三分钟、或五分钟,决不可粗心大意。要强按心潮,定下神来,一字一句地将题目反复品味。审题时,直接给标题的,要认真、仔细、准确地抓住“题眼”,即标题中最关键的字、词。如提供材料作文的,先把材料中的含意尽可能一一抓出来,并且写在草稿纸上,以免“稍纵即逝”,丢了至关重要的那一条或几条。接着定下心来,比较鉴别,选出你自认为最直接、最中肯、最佳的一条,作为你将要写作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如其中有实在舍不得丢下的。可选两条相近的,作为你的“分论点”。 首段。 审题以后,开始作文,记得写好令人“一见钟情”的第一小节。高考作文评分,像体操、跳水等体育项目的评分一样,比较活,有浮动幅度。为此,高考作文的第一小节,一定要充分显示出你的水平:把握试题、发现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达的能力。让阅卷老师有个好印象,有读下去的兴趣。 第一段的写作,处理不好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啰嗦,喜欢重复给的那一堆材料。有的考生甚至将试卷上的小故事抄录一遍,这就糟糕了。二是没有个性,大路货。所以当你拿起笔来写开头那短短的几行时,一定要尽可能有点特色,甚至应当露一露你的“才气”,切切不能偷懒,满足于“尚可”。 拓展。高考作文要有“亮点”,拓展思路至关重要。邻场时,不少考生拓不开思路,只在“题干”上徘徊,只在“话题”上原地踏步,结果不但造成题材“撞车”,而且通篇平淡,没有精彩之笔。怎么拓展?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考时可以采用“常规分析”的方法。典型的“常规分析”法是:向前,探索“前因”,向后,察看“后果”。如此向“前”、向“后”追索,文章的“亮点”便一一显现出来。还有一种更容易的“常规分析”,就是依据“题干”,递进式地提出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拓展”思路的方法,但效果不如前面介绍的那种好,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尽量不要用它。 议论。和中考作文不同的是,高考作文提供材料写作的形式较多。对“供材作文”,考生一般采用议论文的文体进行写作,这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写议论文,比较保险,但难得高分,写得好的,一般在50分左右。而如果写了记叙文,写得精彩,往往容易获得高分,弄个65左右分,甚至满分也大有人在。下面就供材议论文写作谈点我的看法。 开头,文字不超过70字,要求是提出中心论点。最简单的开头是:读了这则材料,我认为:……,这省略号里就是你的中心论点。以敬老为题,可以左右开头:读了这则材料,我认为:关爱老人,兴国安邦。 接下来是文章主体,还是分为三段,即用三个分论点来论证你的中心论点。每段180字左右。每段的开头第一句话一定是分论点。三个分论点的设计,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套路,可以这样安排:敬老是传统美德、敬老是时代必然、敬老从自我做起。每一段的写法,也有讲究。一般分五个部分来写。第一句,提出分论点。第二部分,提出理论论据,可以引用名人名言作为论据。有考生很聪明,就说,尼采说过,也有考生说黑格尔说过,下面的这句话,是否尼采说的,老师也不一定记得,也不会去查证,也许这句话就是考生说的呢。老师一看,这小子不错,把大哲学家都搬出来了,厉害。注意不要说学校门卫上的张老头说过什么什么,那样的话是没有说服力的。第三部分是举例论证,考生要举出事例来论证分论点。事例要鲜活生动,人家会用的事例尽量不用。关键是第四步的分析,光有理论、摆事实,不加分析,还是不行的,只有通过作者的分析,文章才有说服力。怎么分析,方法有多种,最容易的是正反分析法。例如说,“如果这样做了,事情就成功,反之,事情就难办。”第五步是本段小结,重申本段开头的分论点。前后照应,重点突出。全文结尾一节,照应开头,重申中心论点即可。 撞车。每年的高考,江苏省几十万考生共同“拥抱”一道作文题,就必然造成“立意”、“选材上的严重“撞车”现象。记得有一年考“圆的想象物”,江苏省竟有五万多名考生不约而同,把“圆”想象为“太阳”,炎炎夏日,老师紧张阅卷,几万个“太阳”当空照,每位阅卷老师每天要看几百个太阳,心头都“烤”出“烟”了,其阅读感受可想而知,心里不好受,那作文分数能高吗。 怎样在高考作文时力避“撞车”呢?首先,平时要加强综合素质的锻炼,学会创新,学会求异,提高敏锐地发现人物、事物独特个性的能力,决不随大流,决不人云亦云。在考场上,不妨采用如下方法:当你拿起笔来,不假思索,马上就能想到的“题材”,千万不能写;稍加思索的能想到的那个“题材”,也不能写。正确的做法是,你花上三分钟的时间,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我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题材别人熟悉不熟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发明。 创新。还是以“圆的想象物”为例,那么多人在写“太阳”,可有一位考生却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请看: 清晨,荷塘玉盘正翠。在一片荷叶上,有一颗圆圆的小露珠。她是凝聚了一夜的大气的精华。晨风轻轻地吹,荷叶轻轻地摇,这颗小露珠活泼泼地在荷叶上滚动,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有一回,差点滑落出去,荷叶妈妈一边呵护着她,把她轻轻拉了回来。朝霞在燃烧,太阳升起来了,这一颗小露珠顿时闪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光辉。她,美丽极了。太阳愈升愈高,愈升愈高,这一颗小露珠愈变愈小,愈变愈小,小到没有;她,又回到大气母亲的怀抱中去了。 短短的一小节,构思之精巧、想象之丰富、描写之生动、用词之华美,实属不易,令人佩服。在被几百颗“太阳”照得难受之时,突然来了颗小露珠,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心情为之一震。如此佳作,获得满分也在情理之中了。 就高考作文,啰啰嗦嗦,讲了些自己的看法,也算是对那位网友的回答吧,如有裨益,则不胜荣幸之至。 撰稿:溧阳市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研究室 陈廷芳 附照片三张:1、在庐山;2、在长沙;3、获奖证书。 2018年5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