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少装军人
上篇
怪鱼
1979年3月
随着对越反击战的撤军,新疆的一级战备也随之解除,战士们绷紧的神经终于可以松驰下来。奉命驰援进疆的几十万部队也陆续返回原地,只有我们这支刚刚组建的坦克部队要在新疆安营扎寨。这里地处新疆天山南部,习惯称之为南疆,而每个军人在新环境下都面临巨大的考验。以前在内地,所住扎的地方空气湿润景色宜人。现如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干燥荒凉的戈壁和寸草不生土黄色的高山。尤其是刚刚到来的春天,几乎每天不分昼夜都是十级以上的大风,加上没有营房住帐篷。半夜大风骤起,整个帐篷被卷走,战友们只有紧紧抱住被子相互围在一起。尤其站坦克车场哨,因为没有车库,坦克都是露天放置,遇到大风天,200米的上哨距离,顶风要走二十多分钟。这里的风邪乎,呜呜叫如鬼哭狼嚎,鸡蛋大的石头吹着跑,尤其刚开始大风刮起,天空弥漫着黄沙灰尘,呛得人透不过气来,虽是白昼却如黑夜,在这种环境下心情极度压抑烦躁,以至于战友探亲都选择风季。风季从一月刮到五月,刮的人心情全无。
新疆的大风天 这里紫外线尤为厉害,刚进疆一个礼拜我们每个人的脸就脱了一层皮,皮肤也迅速变黑,只有眼白和牙齿是白色,像个黑人。气候极度干燥,几乎不下雨,即使下雨,雨滴还没有到地面就已挥发干净,每个人的嘴唇都干燥的脱皮,显出一道道血口,流鼻血已经常态化。尤其食物单一让连队伙食发生极大变化,以前在内地每天可以吃到一两顿大米,现在吃大米也变成非常奢侈的事,偶尔吃上一顿大米就象过年。在和静供应的面粉是当地磨制的,不可避免的有大量沙土,做出的馒头吃到嘴里嘎吱作响。连队刚来没有菜地,蔬菜只有靠步兵兄弟支援,所谓的蔬菜就三样,白菜、土豆、洋葱。炊事班长老郭看着日渐减少的大米发愁,想起刚进疆面临战争,今天吃完不知明天还能不能吃上,所以把带来的冻猪肉大米吃了个差不多。战备一解除问题来了,天天吃馒头没有蔬菜,再加上环境的巨大反差,养尊处优惯了一下子难以接受,造成情绪变化无常,平时脾气好好的会突然大发雷霆,尤其老兵脾气更大。一般人认为北方人脾气暴躁与气候有关,我非常认同。看江南,青山绿水才子佳人,女子娇滴滴男子软绵绵,甚至吵架都像拉家常,哪有脾气?这不炊事班长来到连部帐篷,喊声报告掀帘而入,也不管连长指导员愁眉苦脸表情,把炊事班的实际困难一一道出。 指导员发话了:
“老郭,你反映的问题很重要,这不我和连长正发愁呢”。
连长也满腹牢骚: “仗打不起来,住在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什么都没有!真怀念老部队。尤其是青蛙肉,要知道是这样,我会命令大家把营房周围的青蛙都抓光。看看这里,别说青蛙,连绿色的蔬菜都没有。” 说到青蛙,连长突然眼睛一亮,突然有主意了:
“我们老吃冻猪肉,没有鲜活的那怎么行,听说咱们这附近有一个湖,叫什么来着?” 指导员急忙抢话: “博斯腾湖!” “对就是那个博什么湖,听说那里的冷水鱼非常好吃,巴掌大的鱼要长十几年。你看看有多远,开着连队保障车跑一趟。” 美丽的博斯腾湖 炊事班长一听这主意不错,兴冲冲的离开连部找当地人了解情况去了。我当时恰巧在连部汇报情况,目睹了连长指导员和炊事班长的一番对话,就见连长兴奋的在帐篷内不停的踱步,仿佛鲜鱼已经到了嘴边。 话说炊事班长找到当地人一问,就像冰水泼了一身,整个一个透心凉。首先是距离远,汽车来回要三四个小时。再就是不知湖面冰解冻没有。但炊事班长压根就没给连里说这些情况,第二天带着两个战士天不亮就出发了。
下午6点多,炊事班长拖着疲惫的身子赶回连队(新疆与内地有3个小时时差,我们通常晚上八点吃晚饭。夏天太阳落山要晚上11点)炊事班长一路辛苦不说,光找捕鱼的人就废了不少口舌。终于在重赏下有人愿意下湖捕鱼,那个年代有什么重赏?两盒内地带来的过滤嘴烟外加一小桶坦克柴油。不要小看这柴油,是柴油标号最高的,我们在内地使用的柴油颜色就像浓茶水,而到新疆使用的柴油,像水一样没有色泽。记得在内地时当地百姓总喜欢用坦克柴油点灯,到了第二天,鼻子和脸都是黑的,而新疆的坦克柴油一点烟尘都没有。原因是新疆处于沙漠地域,风沙大,对坦克发动机损害大,需要更纯净的柴油。鱼终于捕了上来,炊事班长以每公斤0.20元(新疆以公斤计算)的价格全部包圆。乐得捕鱼人不停的数钞票,70年代钱是真值钱,保障车足足装了四麻袋巴掌大小的五道黑。一路上炊事班长兴奋的想,终于可以让战友们吃到鱼了。没想到回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差点让到嘴的鱼吃不上。
博斯腾湖特有的五道黑
回到连里,炊事班长顾不上洗去一脸的尘土,一路小跑到连部要连长安排人清理鱼,连长一听有足足四麻袋鱼,兴奋的拍了一下炊事班长的肩膀:
“炊事班功劳大大的,今年优秀车评比,炊事班不需要评选直接上。” 炊事班长开心的搓着手,高兴全写在憨厚的脸上。正在这时,炊事班的新兵小王火急火燎跑进连部,顾不上喊报告,冲着班长就喊: “班长这鱼恐怕有问题。” “你说什么?” 班长脸色骤变,不相信到嘴边的鱼会有什么问题?招呼也顾不上打,返身冲了出去。连长指导员也顾不上戴帽子,沿着炊事班长方向追去。
老班长一路小跑进了炊事班,只见炊事班的几个兵手里拿着刀,手足无措的站在一旁望着地下一大堆鱼发愣。老班长急忙问: “怎么回事?” “班长这鱼生的很怪,鱼鳞象穿山甲,用刀根本刮不动。” 老班长岂肯相信?拿过刀蹲下身子,捡起一条鱼就去用力刮,没想到就像遇到一层坚硬的铁皮,鱼鳞是纹丝不动,这让在湖北经常吃鱼的老班长也觉得棘手。 一个兵出主意: “班长,我看干脆用钳子,一片一片的薅,反正我们连钳子多。” 班长瞪了这个兵一眼: “用钳子薅,要猴年马月,这样一片一片的薅,鱼还不都臭了?” 另一个主意更馊: “干脆洗净一炸了事。” 班长火了: “这么硬的鳞,怎么下嘴?乱弹琴” 那个战士脖子一缩,退到后边。新兵小王一拍脑门: “班长我有个主意,平常我们杀鸡拔毛都用开水烫,我们也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再拔不就容易了吗?” 班长用力拍了一下小王的脑袋: “鱼肉经你那么一烫,还不都烂了?” 小王伸了伸舌头。这时候连长指导员已到,看着地下一堆的鱼听着汇报,再看着炊事班长无奈的表情,让这个一向很善于吃得连长也一筹莫展。 指导员插话了: “赶紧问问当地人。 连长点点头: “也只能这样了。”
老班长二话不说立刻去找人。他要找谁?原来他要找的是步兵10团一个湖南籍的副营长老吕,说起老吕还真有意思,当兵十几年,娶了个维族姑娘,孩子是一个比一个漂亮,让我们战士好生羡慕。老吕是个新疆通,经常跑到我们连天南地北的一阵海吹,而且专找饭点,就是想蹭我们连的猪肉。我们这个地方是维族居住区,不允许养猪,所以步兵根本吃不到猪肉,最多几听罐头,也是少的可怜,那象我们连,整整一车皮冻猪肉。而老吕就住在我们连队附近,是闻着味寻来的。这一来二去就成了朋友,战友们也喜欢听他侃新疆的风土人情。这时老吕正在家里吃晚饭,老班长是不请自到,老吕是起身迎接,老班长二话不说火急火燎拽起老吕就走,一路是这么这么着。老吕听完是哈哈一笑: “这个容易,不过鱼鳞刮掉,你赏我一碗红烧肉。老班长一拍老吕的肩: ”就这么定了,红烧肉管够。” 老吕没有带老班长直接去炊事班,而是来到造纸厂的锅炉旁,老班长有点纳闷,你老吕把我带到这里干嘛?只见老吕从炉渣找出几个大块的硫化炉渣: “妥了”。 老班长也将信将疑的捡了几块。与老吕来到到炊事班,老吕拿起炉渣,朝鱼鳞上面那么一蹭,只见鱼鳞一片片的掉落下来,老班长一看乐了!一巴掌拍在老吕的肩上: “老吕真有你的,我现在就去让人做红烧肉。” 能去鱼鳞的矿渣
老班长兴奋的一阵风跑到连部,告诉连长消息,连长一听,口水又回到嘴边:
“马上召集战士开膛剖鱼。” “是!” 老班长大步流星招呼战士们剖鱼去了。 下篇 一锅红烧鱼 晚饭后,连里的战士手里拿着炉渣,面对硬如铁甲的五道黑,一炉渣下去,鱼鳞是纷纷落下。大家会问,这是什么原因?原来博斯腾湖的五道黑是冷水鱼,常年在低温环境生存,又厚又硬的鱼鳞就成了最好的防护。由于生长慢,肉质会特别鲜美。与我们现在吃得人工养殖是一个天一个地,根本无法比。现在市场养的那些鱼,有鱼型无鱼味。由于鱼鳞坚硬,刀具不起作用,当地人就琢磨出用炉渣去鱼鳞的方法,无二法。 在战士们剖鱼的同时,老吕的红烧肉也做好了,老吕是美美的享受一顿红烧肉,吃了个肚圆回家了,各位一定会说这老吕太不象话,只顾自己也不考虑孩子,可大家忘了老吕的老婆是维族,信奉伊斯兰教,孩子也是半个,如果老吕带红烧肉回家,他老婆还不把他劈了。这样也好,起码我们连队也可以省点。呵呵! 红烧肉
连夜炊事班将清理干净的鱼炸制焦黄。第二天中午,老班长亲自掌勺,烧锅放油,放进大量的花椒、八角、干辣椒、姜片、葱节以及蒜粒煸香,再倒入酱油、盐、白酒和大半锅水,待水开后将炸好的鱼放入,一阵猛烧,再改小火慢炖。
一锅鱼开始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随着蒸汽就像善舞的维吾尔姑娘舞姿扭曲晃动着,爬出锅沿爬上帐篷顶、又顺着门帘钻了出去、渐渐得香气越聚越浓,在寒冷宿营地四处飘荡。浓烈的鱼香气肆无忌惮钻进各个帐篷钻进战友们的鼻孔,刺激已经休眠多时的嗅觉,面对扑鼻而来久违的鱼香,战友们是既陌生又熟悉,许多人不停的吞咽唾液念叨着: “真香!奇怪,这新疆的鱼怎么这么香?”
甚至有几个战士已经按捺不住拿着碗筷,翘首望着炊事班的方向,期待着吃饭号吹响。伙房这边也是同样,老班长瞅了一下锅里的鱼,拿起大勺舀了一些汤汁,拿到眼前看了看色泽,接着用嘴吹了吹滚烫的鱼汤,放到嘴边吸了一小口,闭着眼睛慢慢品尝。而几个围在老班长旁边的炊事员目不转睛随着老班长动作表情移动着。其实他们比帐篷里的战士更痛苦更闹心,闻见看见就是吃不上,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几个是急不可耐抓耳挠腮的伸长脖子,盯着老班长蠕动的嘴。这时老班长突然睁开眼,四下看了看几个手下的兵,煞有介事摇头晃脑感叹到:
“就是有点.....?”
几个炊事员异口同声担心的问:
“怎么样?”
老班长哈哈一笑:
“鲜!香!味道简直绝了!我烧了这么多年的鱼,第一次领略味道如此鲜美的鱼”
几个炊事员如释重负,这时连长恰到好处的大步流星掀帘而入,大声嚷道:
“老郭,鱼烧得怎么样了?我老远就闻到了”
看到满锅的鱼,连长乐了,不由分说夺过老班长手中的勺子,快如闪电的捞起一条鱼,嘴里唠叨着:
“让我尝尝!让我尝尝!”
说着说着就要往嘴里送,老班长笑眯眯故意逗着连长:
“连长你可不能搞特殊化呀。”
连长哈哈一笑:
“去你的吧老郭,我这是检查工作。吃饭少我一条。”
不愧是连长,随机应变来的快,说时鱼已经进到嘴里。
“连长,这味道怎么样?”
连长嘴里塞满了鱼,说话含糊不清,竖起大拇指不停的晃动着。老班长乐了,抓起一大把绿绿的葱花撒向锅中。大喊一声:
“关火!起锅!开饭!”
呵!一锅香飘四溢的红烧鱼就这么出锅了。
中午饭很特殊,就红烧鱼一个菜。盛菜的台子上放着满满三大盆红烧鱼。老班长是满脸汗珠,笑眯眯的拿着大铁勺,伸进大菜盆中满满的一勺,又行云流水的扣进战友们的大碗中,每人是满满一碗红烧鱼,足有七八条,而且不够管添,望着一大碗香气扑鼻油汪汪的红烧鱼,战友们是食指大动食欲大开,连鱼带刺一口咬下,是满齿留香。汤鲜味美辣气十足,我是连汤带鱼吃得精光,记得那一顿足足干掉八个大馒头,打出的饱嗝都透着鱼的香气。战友们赞美炊事班尤其是老班长的话足有三箩筐,老班长还是那样笑眯眯的蹲在一旁抽烟,看着食欲大开狼吞虎咽的我们心里乐开了花。(当然吃鱼时没有忘记叫老吕一声,老吕以后跑我们连是更勤了,他已经被我们炊事班长列为有功之臣,当然最好的奖励就是红烧肉)。 战士们的焦躁情绪意外的被这一锅红烧鱼抚平了,思想也稳定下来。原来新疆也有这么美味的东西?慢慢的接纳了新疆。老班长功不可没,称呼也变成,“郭指导员”。部队就是这样,伙食好坏直接影响战士们的思想,所以都以半个指导员来形容炊事班的伙食。以后我们连是食髓知味,“郭指导员”时不时去一趟博斯腾湖,做法也有了改变,有清炖干炸。但是最好吃的,还是红烧。 四十多年过去,许多事已经淡忘,但老班长做鱼的情景依然挥之不去。真想回到那戍边的激情岁月,再度品尝那特殊的鱼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