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党项人 于 2023-5-4 09:50 编辑
文革前,上层已经注意到了学生中存在的脱离工农实践的倾向,有要求学生每年要学军学工学农,其目的就是增强社会实践经验。更好的把课本知识同实践结合起来。 “三学”一开始,我们这些长年在温室里培育的娃娃们还是挺兴奋的。那个年龄段的我们,啥新鲜事物都能引起我们的热情和关注。 我的第一次“三学”是去一所有名的茶场帮助茶农采摘茶叶。临行前,老师反复告诫我们到了茶场就听茶农的安排“人家要你们干啥子你们就干啥子!不要多嘴。”而且特别强调对所有的茶农都必须以老师相称。 茶场离学校有二十多里地,那天一早我背着父亲曾经使用过的军用水壶,脖子里还束了条母亲特地给我准备的毛巾说是劳动休息时“擦擦汗”。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北方人,我的个头算高的,所有学校有个啥活动举旗的就是我这次也不例外,我一直举着校旗走在队伍前面。集体活动,二十多里还没有咋的就到了。 到了茶场,早已经等候在那里的茶农按照老师事先拟定的分配名单,带着我们就爬上了还缠绕着雾气腾腾的茶山。茶树都种植在丘陵地区所以山头不高山坡也不陡。人民群众的辛勤劳作,茶树都种植在一条条的梯田里,非常好看。 我只顾得找个高高的视野开阔的地方把校旗插好,茶农,不这会要称老师了,说了些啥我也没有听见。反正我们学生的分工基本是女同学随同茶农采茶,我们男同学则负责把人家采下的茶叶,那些采下的茶叶都装在一个个竹筐里,上面还盖上了白白的棉布。茶农老实说,刚采下的茶叶怕晒所以要盖布。我们男同学则把这些装满茶叶的筐运到山下的制茶车间交给负责制茶的茶农老师即可。 第一次学农。大伙干的非常起劲。尤其我们男生,抬着茶筐几乎是一路小跑。采茶的茶农老师时不时地说一句“娃儿们慢点嘛,采茶是慢功夫,就你们 这个样子来回跑,我们啷个供得上嘛。”但我们是人家越说慢点我越快乐。直到有同学因脚步没有踩稳还从山坡上摔了下来这才在学校老师的严令吆喝下慢了下来。 中午吃饭时,茶场食堂的师傅们给拿来了包子,稀饭。大伙有序地取了够自己吃的那份然后席地而坐在山下空地上开吃了。真是一派当年人民军队战斗间隙的作风。饭吃的差不多了,带队的副校长和茶场领导说话了。两位领导总的意思就是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参加劳动精神也非常好,相信大家的实践收获也非常好。而且为使同学们对参加“三学”取得的成果有更深的直接体会,为了使家长更好地理解学生们参加“三学”劳动的光荣。茶场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茶叶,同学们可带回去给家长们品尝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不过既然是劳动果实,当然要从劳动中取得。大家现在就可以自己爬到那座山上的茶园里自己采摘。场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包包,装满就可以了。然后同学们就可以回家了,路远嘛,同学们还要走二十多里路呢。今天的学农活动就结束了。 同学们顿时热烈鼓掌纷纷站了起来就奔赴“战场”。有这等好事,我当然也不会拉下的而且沾个头高身体壮的优势,一直跑在前面。 当年的我对茶叶可是一点都不懂(如今也才略知一点皮毛)。但“万物生长靠太阳”的真理那是非常的清楚。自己“聪明”认为这茶叶一定是山顶的好,因为阳光充沛嘛。我很快来到了山顶附近进了茶园。本来茶树的高度就不算高,那个时候我的个头没有如今的176公分但也是170左右了。所以大多数茶树也就齐我的胸前,很好采摘。 见了茶树,我又“聪明”一回,心里想人家给的口袋大小有限,茶叶这东西呢不能压,一压就碎了。那么啥样的茶叶耐压呢?当然是老叶子嘛。那些个嫩叶子装进口袋里一压还不都挤出水来呢! 按照我的想法,我根本没有理就在树梢上那些嫩滴滴仿佛一掐就出水的茶叶,而是弯下腰专门采树干中部、下部那些浓绿色的厚厚的茶叶装进口袋。当然,发黄的、有破损的、沾上泥土的那我是不采的!很快一袋子“茶叶”就塞的满满的我心满意足地下山了。而这个时候大多数同学们还在茶园里采摘呢。有几个女同学看见我纷纷说“你啷个采这么快嘛,要知道你有这个本事就该让你去采茶嘛。”“你看你看,我们才采了少半兜兜,你就采满了。好利落的功夫。” 我在同学们的一片赞扬声、羡慕声中得意洋洋地下了山。登了好一阵,同学们才陆陆续续下了山,我这着急,“你们这些人干活就这慢腾腾的?”当然我没有说出来只是心里想。以后我继续举着红旗走在队伍前面,大伙步行二十多里回到了学校。 晚上父亲下班回来了,我兴奋地把“劳动成果”拿出来,告诉父亲这是我亲手采摘的茶叶“孝敬你。”父亲看了后哈哈大笑说“孩子,咱们平常喝得茶叶不是用这老茶树叶子制成的。都是用茶树枝梢的嫩叶子嘛。”我顿时满脸发烧一言不发咧,心里想我的劳动果实就是这个?同时也恍然大悟,怪不得其他同学们采的那么慢咧,那嫩叶子就那么一点点的,要装满一兜兜也是不容易的嘛。哪像我这些个老叶子这体积大的当然很快就装满了嘛。 看见尴尬不已的我,父亲朝我摆了摆手“没有关系。明天叫你妈把这些叶子煮煮,能喝。过去战争年代我们也喝过嘛。”我还疑惑的说茶叶不是都泡嘛,我采的为啥子要煮呢?父亲说嫩茶叶是泡但是你采的是老茶叶还是煮的好“当年我们喝的老茶叶水都是炊事班煮的。煮的老茶叶水,解暑!”。 第二天,母亲用水把茶叶淘了淘,然后煮了一大锅。等茶水凉了可以下口,我效仿武松(当时我正在看水浒传)“三碗不过岗”一口气喝了三大碗。当然喝的满口涩、苦还有一股说不出的味可我还是觉得有茶叶的清香。那天天气也热,母亲还特地放了几个瓷碗,说这东西解暑,所以大院有人从我们家门口过或者上门的,母亲也请人家喝一碗“解解暑”。还特地声明是我“学农采的茶叶”。 那天品尝了老茶树叶水的叔叔阿姨不少,有说好的有说不好喝“没有茶叶的香味”、“涩、苦,啥子茶水嘛”。但都夸奖我“娃儿们是该锻炼锻炼了。” 这次学农,我的实践收获很大,一是知道了老茶树叶也能喝当然要煮着喝,!而且它的确有清热功效也就是“解暑”。那天我几大碗下肚后,不一会就要“全身通畅”我当机立断去“洗手”咧。连续两三天我这肚子时不时地咕咕一叫我赶快得“洗手”去。一天至少“洗手”五、六次。就这功效多大的暑气还解不了? 如今回想起来当年那频繁去“洗手”的情景,我琢磨着老茶树叶的这特殊功效也许还是对付高血脂的利器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