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蓿 于 2020-4-10 15:40 编辑
(4)《新韵》和《平水韵》的比较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下面比较一下两韵书的主要不同。
1,适用年代:
《新韵》适用于2005年以后的现代。
《平水韵》适用于唐、宋、元、明、清等等朝代,直到新韵没出现以前的上千年的时间。这不是因为它是万能的,而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没有人编辑出新的更好的韵书。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语言文化没有变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可韵书不变的话,那只能使它越来越和现实相脱节,而成为诗歌发展的障碍。——那为什么现在还允许用它?这并不是因为它对今天的现实依然适应,而是因为对它有特殊的考虑,即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
2,理论体系:
《新韵》是诗词学会的专家们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有严密、系统、科学、精确的特点,它是一部无懈可击的理论文献。
譬如它对字的音、平仄、韵等,都有严格的定义。对于一些可能产生异议的地方,都作了清晰的辨析和明确的界定,让人无法因为概念的混淆而争论不休。
例如对“韵部”的规定,《新韵》中明确指出“所谓‘同身同韵’,即是将韵身相同的字,归于同一韵部。”,随之而来的是对押韵的概念,也有了“韵身相同的字,发音取同一收势,读起来是和谐统一的,因而是押韵的”概念的严格。
更为有现实意义的是,表明了押不押韵,是“读出来”的,而不是在文档中随意规定出来的。在文件中合乎某种规定的、而读不出来的押韵,实质上成了一种文字游戏,并不是真的押韵。这反映出了《新韵》的尊重事实、联系实际,不搞形式主义。
《平水韵》从它的由来可知,它是隋朝陆法言的《切韵》206韵,简化为193韵。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人刘渊,把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再经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这个形成的经过看出,只是简化、合并的过程。这往往是沿袭前人,再经过个人的整理而得出,这样的结果,很难成为一种严密的理论。
如对字的读音,有依据方言的成分,这就会因为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并由此而引起平仄和韵部的变化;它的韵部,一方面,本来是相同的韵,有的却被没有根据地分成了好几个韵部,使得韵部的数量毫无意义的增加;另一方面,本来是不同的韵的韵部,却被合并成为同一个韵。这就让它成为一种没有科学依据、脱离实际、被强制认定的规定,成为了无本之末、无源之水。
《新韵》的规定的思路非常清晰。它从普通话出发,以新华字典为依据,确定一个字的准确读音,对多音字的处理原则是“音随意定”;接着,从这个读音中确定它的平仄;最后再从平仄中确定它的韵部。——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思维链,不会产生一些偏差。这就决定了它韵部的唯一性。
《平水韵》的规定,就不是那么明显,谈不上什么条理,作者也找不到有什么判断韵部的思路。
下面举几首诗的实例来比较
例1: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很明显“期、池、时”,在读的时候,是不押韵的。它们的注音依次是:qi,chi,shi。韵母,从表面上看,是相同的,即都是i,于是就有了误解,认为是同一个韵部。
可是在《新韵》中,是“十二齐、十三支、十三支”,不是同一个韵部。“十二齐”的韵母是i,最早的注音符号是ㄧ;十三支是“0”韵母,只是在注音中被写成了“i”。这和“十二齐”的韵母的“i”,根本不是一回事儿。所以这三个字是两个韵部中的字。用这个标准来判断,这七绝是不合规的。
例2,
在杜甫的《登高》诗中,“哀、回”,《平水韵》认为是同韵的,可这个结果是很难读出“发音取同一收势,读起来是和谐统一”的。
“哀”,在《新韵》中是“四开”,韵母是ai 。“回”,是“五微”,韵母是ei 。韵身不同,韵部就不同。所以用《新韵》来判断,这七律也是不合规的。
而在《平水韵》中,《夜雨寄北》用的是“上平四支”,是押韵的。《登高》用的是“上平十灰”,都是合格的。这看出了《平水韵》韵部的规定的不合理。
例3,
某网站中曾经有一位很牛的作者(据说是某职业中专的校长)他的一首七律:
南国小镇菜花黄
赞赏中秋不怕难
满座宾朋皆远客
全村老少齐登堂
江清水秀鸬鹚美
路险风高道十欢
站长豪情多志趣
老朽无知望包涵
这首所谓“七律”,无论用什么韵书的标准来检测,都是不合格的,在他的几百首的格律诗中,他一直把“ㄢㄣㄤㄥ”当成了一个韵,被人贻笑大方。当别人给他指出来的时候,他还振振有词、理直气壮,一直我行我素的坚持着。
《新韵》中明确规定同身同韵,而an,en,ang,eng的韵身(韵腹+韵尾)是不同的,所以是不押韵的。
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更明确地感觉到《新韵》的先进,和《平水韵》的过时,《新韵》必将取代《平水韵》等旧韵,这肯定会慢慢成为诗词界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