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蒲公英 于 2016-6-7 13:31 编辑
跳幡神——中国古典舞蹈的活化石 在清朝中叶的咸丰年代,地处溧阳社渚的嵩里村东边,有一块叫“庙基墩”的荒地上,有好几块大青石镶嵌其中,这里是放牛娃的乐园,只要把牛牵到荒地上让它自己吃草,他们就可以尽情玩乐。一天,一群放牛娃聚集一起在青石板上滴铜板时,一枚铜板掉进石缝里去了,当他们找来一根铁棍把石板撬开后,于是一个天大的秘密揭开了——底下存放着一个大铁箱,打开一看,里面装有27个奇异古怪的面具,搬到村上后,几个识字的人看了说明,才知道是自己祖宗留下的遗物。于是村上的人就根据上面的说明,追思先祖,不忘根本,聚集几十个人在村上学着跳了起来,而后还应邀到方圆60多里路的外乡外村去跳,这就是“跳幡神”! 时光半是缄默、半是呐喊地走了500多年,那块荒地本是嵩里的“傩神庙”毁毁建建的原址。毁的年代里,庙里的神像、面具就被村民悄然藏起来,祭傩仪式也隐匿了;建的年代里,神像、面具又悄然供奉在庙堂里,祭傩仪式又兴盛了。 “ 傩”〔nuo,读“糯”〕,这是一个奇怪的字,也是一个生僻的字,然而,这个字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关系实在太深太远了。 “傩”, 源于夏商时期,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傩”的记载,是古老的黄河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这种仪式首先进入西周王朝,直到汉代盛行于世。在宫廷,春季时节,主祭官披熊皮、戴面具、穿黑衣、手执戈盾,率领众奴隶在宫廷内驱邪逐疫,谓之:“大傩”。军队征战前也要举行傩祭仪式,以鼓舞士气,谓之:“军傩”。王朝倡行,民间也风行,谓之:“乡傩”。但自汉朝以后,这种仪式从王朝宫廷里逐渐淡出,慢慢消失,可这种仪式却在民间沿袭下来了。
历史演变至今,被誉为中国古典舞蹈活化石的“跳幡神”,居然成为我市特有的民间传统文化形态。这是一种融中原民间祭祀文化与江南农耕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民间传统舞蹈,也是我国3000多年来民间傩文化遗存的一种活态形式。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祠山真君诞辰日,幡神队起舞祭祀在阡陌之间,演跳者面戴木雕神面具,身着古装神袍,在欢快激越的鼓乐声中,先由小马开道,继由两名"旗头"挥舞神旗,引出各路"神仙",按东方(青面)、南方(赤面)、西方(白面)、北方(黑面)、中央(黄面)的方位,先后起舞念唱,最后祠山真君吟唱。幡神队逐村舞行中,运用"送蚕花'的形式,下马休息。
溧阳的“跳幡神”兴盛于明清,中断于太平天国,清光绪以后继续流传。解放后这一民间古典舞蹈受到了国家的重视,曾参加过省、市的会演,1983年被江苏省入选《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分卷》;1987年经国家有关研究部门审定,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2006年入选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12月11日,由中宣部审批、荣获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颁发的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这是民间文艺集体表演项目的国家级最高奖项。 目前,社渚嵩里已列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傩文化研究基地,傩文化博物馆也正在筹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