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近日,记者了解了一位农村老人的故事后发现,农村老人的心理问题亟待关注。 12月14日,天微微亮,北流市民乐镇85岁的陈阿婆像往常一样拎起锄头、扫帚等工具,开始义务为镇里打扫街道、清除隔离带的杂草。这样的劳动,她已经坚持了20多年。见记者来采访,她有些不知所措,说自己只是帮大家做点好事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随即匆匆消失在人群中。陈阿婆的一位儿媳告诉记者,老人早年与丈夫离婚,因种种原因自己一个人住,性格渐渐变得孤僻起来,家里人想给她带点吃的、用的东西,都得由她的好姐妹蔡阿姨转交。蔡阿姨说陈阿婆精神受了刺激,因此把义务做好事作为精神寄托。 弄清了老人20多年义务为镇里做好事的原因,记者心里却沉重起来。老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谁来慰藉农村老人心里的孤单,对他们做好“精神赡养”? 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更令人担忧。记者查看很多资料发现,在农村,不少老年人精神需求难以满足,其原因多种多样:村里人大多注重对老人的物质赡养,难以顾及他们的精神需求;产业化发展带来大家庭分解,就多数老人而言,几世同堂已是梦想,儿孙绕膝也难成现实;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得不到子女照顾的老人也越来越多,“精神赡养”更无从谈起。 如何把农村养老问题解决好,使老年人安度晚年?记者建议,除了子女要多尽孝外,社会服务也要跟上。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老年协会作用,多组织老人参加集体活动和各种娱乐活动。老年人也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以豁达开朗、坚强自立的心态对待晚年生活。关注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 骆 怡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