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孙九娘 于 2012-6-1 22:51 编辑 <br /><br /> 论教与学的关系 漯河外语中学高中部 许树人 教与学,是教学系统中两个不同的层次。 教就是教学生学。教师总是站在比学生高的层次上俯看学生的学,分析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学,由此可见,教师的教是教学系统中的高层次活动。学,是在教之下的学。学这个主体是在教主导下的主体,所以说,学生的学是教学系统中的低层次活动。所谓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其实质就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不断实现认识过程中的两个转化,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渡,达到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飞跃。在教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这个道理。 教与学是有机的统一,是相辅相承的。只有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机会,并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着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的关键、处理问题的技巧,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这循环往复的、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 在这里,“教师有意识地使……”是对教的高度概括,“学生生疑、质疑、解疑”是学的过程。教师的教学经验,实质是教学生学的经验,就特级教师的教学经验看,大部分都是着力于探索学的规律和如何运用学的规律。从此,我们可以看到教与学的统一性。低层次的学被高层次的教所统一,这正是教与学关系的层次性在教学过程上的反映。 学的过程尽管被教的过程所统一,但仍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不管学的过程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教的影响,但它完全是由学生自己学的系列活动所构成。学的过程中只需要教的引导,而不需要教的活动来构成这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因而我们所说的教的过程包含了学的过程,强调教学过程中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学的过程是教的过程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学的过程,因而也直接影响教的过程。 正确地把握教与学关系的层次性和统一性这两个重要特点,对于解决教与学中一系列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师生关系,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其中既有一般交往关系,也有心理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以及作为特殊交往的教与学的关系。 作为教学本体关系的教与学关系本身,存在着两个关系层次: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这两个层次的关系在任何教学活动中都共同存在,并整体发挥作用。 整个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的态势。在深层结构中,教与学的矛盾关系一般表现为: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规定着教学的可能性质与进程,体现着教学的总体预想效果;而教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辅从地位,教的目的、任务、内容依存于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教的过程符合、适应于学的过程的内在逻辑。可以说,教只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达到学的目标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相对而言教只是学的一种条件,一种重要中介和对象,一种在教学范畴内的必要的技术性前提。 所谓教与学关系的表层结构,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情况下,没有教师有效的教,就没有学生有效的学,教学就不可能有效进行,甚至根本不能进行。因此,在表层结构中,教与学矛盾关系一般表现为: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学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居于被领导的地位,在教的具体干预和影响下进行。 教与学的矛盾在发生着变化。这就是矛盾双方的转化。转化的结果,是教学系统由观念形式进入动态过程,教与学的矛盾关系则从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一矛盾统一体又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中思想共振,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加快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而良好师生关系的确立,主要得益于教师高尚的情操、渊博的学识、平易近人的态度和以心换心的品格。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的基本素质的要求,其实,新时期的教师更应当是一位善于创建乐学群体,让学生在温馨、快乐的环境里健康成长,在活泼、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的专家。 另外,要注重学生课下的自觉学习。课外是课内的延续与深化,丰富多彩的课堂,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能把这种浓厚的兴趣延续到课外,使这种内在的力量得以延续与深化,则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同样,五彩缤纷的课外活动,对学习会起催化剂、助推器的作用,因为活动可以调整节奏、协调体脑,活动可以增强兴趣,拓宽思维,活动可以深化理解、培训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综合应用的体现。新时期的人才标准既注重知识,更注重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深入发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还应强化培养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变化中探索,在探究中提高,把能力培养贯穿于传授知识过程的始终。 ( 2007年2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