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孙九娘 于 2012-6-1 22:53 编辑 <br /><br /> 三、鉴赏、记诵、积累与课程结合的种种方式 结合课文、课堂教学内容,鉴赏、记诵、积累诗词佳句,我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祝愿式: 阳春三月,新学期开始,祝愿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诸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样的诗句介绍之后,说现在正值春光明媚的大好时光,祝同学们在新学期里,成绩斐然,万紫千红! 二发问式:启发同学自己思考、解决问题,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讲写作时,我说,北宋词人张先,人称“张三影”,他在《天仙子》里的句子“沙上并禽池上瞑,云来月破花弄影”,你知道好在甚麽地方吗?同学通过思索,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基本上可以讲出“弄”的长处。 三点拨式: 有些课文,由此及彼地加以点拨,不仅可以丰富人物形象,而且可以深化作品意义.分析了<<守财奴>>的人物之后,我说,法国有葛朗台,我们中国有严监生.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过"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思回头",可见,贪婪吝啬爱财如命,是这类人物的共同特征. 四分析式: 讲文言知识,也可以通过对诗词佳句的分析去说明,去理解.复习文言文时,我举了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这幅趣联,让同学们分析"筒"的用法和"梁"在句中所作的成分.既复习了文言词语的活用和语法功能知识,也增添了语文课的趣味,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灵活的运用. 五述典式: 讲语序的变化时,我举了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并说明因为这两句诗写得很精彩,他的舅父宋之问就想据为己有,以此沽名钓誉.可刘希夷坚决不肯,于是宋就设法将刘害死了,当时,刘希夷还不满三十岁.通过典故,阐明了佳句得来不易的道理,从而引起同学们对诗句的珍爱. 六联想式: 遇到诗句的内容和课文的内容不完全吻合时,可以通过联想,据同析异,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讲<<雷雨>>时,我先介绍了"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这两句诗,然后说,这两句诗抓住雨后喜鹊和雷雨的特点,写了雷雨过后天晴景象,而我们这节课要学的<<雷雨>>却是另外一种情形. 七引证式: 讲<<梅花岭记>>的时候,我说,史可法为国殉城,大义凛然.这是中华儿女的优良品性.三国时魏国诗人曹植就写过这样的诗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学习这种精神. 八警醒式: 有些课文的内容距离时代较远,讲课时则点出今天的教育意义。学了《别了,司徒雷登》的时候,我说,司徒雷登夹着皮包走了,但美帝国主义仍贼心不死,我们应该时刻记取明代戚继光的诗句:“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时刻保持对帝国主义足够的警惕。 九鼓励式: 有些课文,可因势利导,予以鼓励。讲《训俭示康》时,我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至理名言。我们青年人在今天幸福的生活中,仍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朱子治家格言》里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要以此鞭策自己。 十总结式: 课文将结束时,用诗句点睛、开掘,会收到深化文义的作用。学习了《一碗阳春面》后,我概括指出,人应该有个追求。 为了理想,要不懈地拼搏、奋斗,最后终会摆脱困境的。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副对联写得好:“白首壮志训大海,青春豪气走千山”,我们青年人尤其应该有远大的志向。 诗词佳句与课文联结的方式并不仅仅这几种,这里只是选要举些例子罢了。经常运用,将会在实践中有所创新,达到更美妙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