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465|回复: 6

[史海钩沉] 血染的木棉花【连载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9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血染的木棉》连载:二、简介[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var(--weui-FG-2)]巴易 [color=rgba(0, 0, 0, 0.3)][url=]巴易观天下[/url] [color=var(--weui-FG-2)]2023-02-22 11:53 [color=var(--weui-FG-2)]发表于河南
收录于合集#周建军[color=rgba(0, 0, 0, 0.3)]21个


,时长04:21

[color=rgba(255, 255, 255, 0.8)]













周建军简介
周建军1952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市,1972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等职。曾在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参加过云南老山地区对越自卫防御作战,先后参加过1.15、2.11、3.8、5.4战役,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1987年11月他转业到洛阳某企业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血染的木棉》,书中生动地再现了对越作战的感人事迹。2006年12月洛阳信息港专门组织专家学者召开了《血染的木棉》研讨会,受到与会者的好评。近年来他先后到全国十几个省市采风,创作了大量的摄影作品。尤其是2007年六月,他和战友重返当年作战的老山前线采访。回来后在国内各大网站图文并茂地发表了《重返老山——云南行记略》,用新旧图片对比的方式,反映了战争年代和现在和平时期云南边界的情况。
2009年12月,经过作者修改后由白山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血染的木棉》基本上是一部纪实性小说,作者根据本人的亲身经历,真实地记录了第一批轮战部队,奔赴老山前线作战的情况。书中以某步兵团三炮连和九连为主线,再现了官兵们从接受中央军委奔赴中越边界,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命令到向前线开进途中,以及临战训练、挺进战区的动人事迹。反映了边疆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热情好客的风尚。尤其塑造了三炮连指导员邹军在一.一五战斗、二.一一战斗、三.八战斗、五.四战斗中,带领全连官兵配合步兵英勇作战,多次打退敌人进攻的感人场面;同时也反映了邹军在战斗中的爱情观,和邹军的爱人柳芳怀念丈夫,克服种种困难,支持丈夫安心作战的高尚品质。又塑造了九连连长田成,多次带领连队执行拔点和攻坚任务,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从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书中还记录了战斗在最前沿的官兵,如何克服喝不上水、吃不上饭以及下体溃烂的困难;如何克服阵地前因尸体腐烂,散发出来难闻的气味,给身体带来的严重不适等。讴歌了全体官兵英勇作战,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战胜自我的奉献精神。
这是当年在猫耳洞写的战地日记,一年时间共记录了3本
由于本人初次写小说,难免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请各位读者谅解并多提宝贵意见。
作者   周建军


巴易,军旅生涯从猫耳洞开始
文:广电报记者范丽
注:该文刊登在2011年7月29日洛阳广播电视报
他叫周建军,网名“巴易”,取“八一”的谐音。他说,“八一”是军人的节日,也是他的节日,他命里就和这个日子有缘。17岁那年,他向往外面的世界,想去当兵。初审、体检都合格,因年龄太小,没走成;第二年又去报名,这次完全符合条件,但又没走成——当时他是乡里信用社最年轻的会计,单位不放。他没有死心,终于在第三年光荣入伍,从此他成为一个军人,当兵的日子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当兵的历史也让他领略到生命中的无限精彩。
巴易,军旅生涯从猫耳洞开始
  初识“巴易”,是在一个朋友聚会上,他端着相机孜孜不倦为大家拍照。熟识“巴易”,是在网上,他发帖的频率和质量都很高,他的帖子有各种网友聚会的文字和图片,各地旅游或采风的照片,新闻现场第一手资料和图片等。了解“巴易”,源于他写的一本书——《血染的木棉》,正是书中描述的他的一段不同寻常的当兵历史,才有了“巴易”今天的精彩人生。说起那段峥嵘岁月,“巴易”依然十分感慨。
在营房上车时,图为一排
奔赴前线
“巴易”说,刚参军时,想着到部队接受锻炼,开阔眼界,对于到前方打仗,考虑得并不太多,然而,这一天还是来到了。“巴易”回忆道:“1984年7月23日,这是我们出发去云南边陲的日子,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们乘坐的闷罐车行驶了四五天时间,到了云南省曲靖市,然后由摩托化开进,4天到达文山州砚山县进行集中训练。几个月之后,我所在的部队开赴前线,并进行了4次较大的战斗,其中有‘一·一五’、‘三·八’战役等。”
  “三·八”战役是该团打得比较残酷的一次,战斗打响前,一位姓老乡约见“巴易”,他是某连连长,当时他所在的连队被派去夺取C高地,此高地三面受敌,形势异常险峻。这位老乡见了“巴易”说了一段伤感的话,他说:“这个山头很难打,这次我很可能就‘光荣’了,我‘光荣’后,请你代我照顾好我的父母和孩子,劝劝我老婆让她早点改嫁,咱不能耽误人家一辈子。不过,孩子不能改姓,长大后要告诉她,她的爸爸是战斗英雄……”说到这里,两个大男人抱头痛哭起来。平静了一会儿,这位老乡把钢盔架在火上,里面倒上油,然后把面糊倒进去煎了几块饼,老乡说:“我给你做顿家乡饭,吃完就该上路了。”饼煎得半生不熟,但那却是“巴易”多年来吃得最动情的一顿饭。
乘车途中,这是连长在进行讲话
上战场前,“巴易”写了3次遗书,然而,却一直未给爱人写信,他不知道写什么,该怎么写。后来,他的爱人通过看报纸、听广播猜测“巴易”可能去了前线打仗,就给他一封接一封地写信。他怕爱人担惊受怕,就说,他们部队离敌人很远,请她放心。事实上,他所在的指挥所离敌人直线距离只有200多米,战士距离敌人不超过30米。爱人随后给他寄来20个信封和一本稿纸,叮嘱他,10天必须给她写一封信,字数不要太多,只写两个字“活着”就行了……
“猫耳洞人”的苦乐生活
云南边陲老山地区,这里有如画的风景:溪水潺潺流过,翠竹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一串串又粗又长的香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熟透的木瓜挂满树梢……在和平年代,这是一派富庶的田园风光,然而,在当年“巴易”和战友们的心目中,这一幕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景象。
当时,官兵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一个猫耳洞,几平方米见方,吃喝拉撒全在里面,每个山头上有几十个猫耳洞,我军和敌军通常处于“混居”的状态,稍不留神被敌军发现就可能“光荣”了,因此,打仗间隙,战士们通常白天待在洞里,晚上出来活动。
说起当年的那段战斗生活,“巴易”很动情。他说:“在前线生活的最大难题就是缺水,平时每个战士每天只能供应一茶缸水,很多战士渴得嘴上起泡,一天解一次小便,大便更是好几天解不了一次。为了省水,大家发明了洗碗的方法:把碗放太阳底下嗮,晒干后用手一搓,饭渣就掉了;用沙土刷或用草擦等。没有水,大家通常几个月不洗澡、不洗衣服,个个胡子拉碴,看上去苍老了很多。”
连队干部,从右至左:连长潘国庆、指导员周建军、副指导员侯腊顺、副连长朱文学
每年到了3月下旬,前线的气温就有30多摄氏度,战士们长期生活在潮湿、闷热的猫耳洞里,整日穿着又脏又潮的衣服,很多人身上悟出了痱子,奇痒难耐,还有不少战士的大腿根部和脚丫开始溃烂,坐、卧、行走均有诸多不便。后来,裆部溃烂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很多战士就脱掉衣服,一丝不挂地去打仗……即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大家依然想方设法调节生活,尽量让日子过得更精彩。碰上下雨天,有的战士会采来各种野花,插在罐头盒里摆在洞口,然后把洞里的炮弹箱重新摆放一遍,认真的就像在布置家居;有位战士为了打发时间,把一本《新华字典》从头到尾背了一遍;还有位爱写诗的战士吟道:天作被,地作床,茫茫大雾做蚊帐,大雨是个好媳妇,天天帮我洗衣裳……
  有一天,“巴易”正在指挥所的“床上”休息,蒙眬中他被一阵“沙沙”声吵醒,睁开眼睛一看,头顶上一条大蟒蛇正试探着从防御工事的上方往下爬,蛇吐着长长的信子,半个身子悬在空中,蛇头离“巴易”的脸不到50厘米……“巴易”怕激怒蛇,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心想:战场上枪林弹雨都闯过来了,难道这次难逃蛇口……正在胡思乱想之际,蟒蛇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见爬不下来,就慢慢缩了回去。“巴易”见状,赶忙下“床”就跑……后来,有位战士奋力把蛇捉住,把蛇打死后,用树皮拴住蛇的脖子吊在树上,又用锋利的竹片把蛇皮剥下来……他说,要想吃出蛇的美味,杀蛇绝对不能用铁器。最后,他用蛇肉为大家做了菜和汤,鲜美极了。
  “巴易”说,在与敌军对峙的日子里,一封家信大家轮流看,一首歌唱了又唱,一段故事讲了又讲,这些可爱的战士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挨过猫耳洞里寂寞难耐的岁月。
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战场上,生死再平常不过。在战斗中,“巴易”亲眼见到他的战友被敌人的炮弹打中,躯体飞得到处都是,战士们含着眼泪一块块找回来。还有一位战士,小腿被炸断,只有筋皮连接着,他往前爬时嫌断腿碍事,用刺刀把筋皮挑断,然后把自己的小腿扔到一边……
  作为连队指导员,“巴易”要定期到最前沿的猫耳洞里看望战士,给他们带书信、报纸、糖和瓜子等。从指挥所去猫耳洞的路上,必经一段百米生死线,在这100米左右的开阔地带,由于地质坚硬,无法挖掘掩体,因此路过时很容易被敌人发觉。那天,“巴易”刚跑到百米生死线的一半距离时,就被敌人发现了,子弹追着他打。危急时刻,“巴易”顺势躲到路边的一块石头后面,敌人的子弹打在石头上火星四溅,发出“啾啾”的声音,他蜷缩在那里一动不动,假装已被打死。而此时“巴易”的大脑一刻也没闲着,他在紧张地思索路线,是继续往前还是退回去,思来想去,往前跑可以节省2秒的时间,他决定就用这2秒为自己争取生的机会。1个多小时后,就在敌人以为他被打死的时候,他一跃而起,向前跑去,等敌人反应过来,已过去七八秒的时间,子弹打过来,他又用剩下的两三秒的时间匍匐前进,总算安全进了猫耳洞。
还有一次,“巴易”也差点儿‘光荣’。那是1985年春节前夕,几个月没洗澡、没洗衣服的“巴易”和一位战士到小溪边去洗澡、洗衣服。然而,刚脱了衣服下到水里,敌人的炮弹就打了过来,“巴易”听见炮弹响声,连忙和那位战士双手抱头,卧倒在水边上的草地上。炮弹在他们五六米远的地方爆炸,冲击波震得“巴易”和那位战士的耳朵嗡嗡作响,身上也被溅起的石块砸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他们趴了一会儿,见没有了动静就继续洗,结果又一发炮弹打了过来,“巴易”知道,看来确实是敌人发现了他们,于是他和那位战士衣服也顾不上拿,跑回猫耳洞。
追访昔日战友
   日子过得很快,1987年10月,“巴易”从部队转业回到洛阳,被分配在一家企业工作。20多年转眼即逝。前几年,“巴易”从单位退居二线,闲下来的日子,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访昔日的战友。当年,XX是“巴易”的通讯员,在作战前,下战斗班当副班长,坚守在距敌人30米的地方。
   在距完成作战任务还有7天的时候,作为副班长的XX不忍心看到战士们一个个因干渴嘴唇干裂,尤其是当他看到一位战士为了生存偷偷喝自己的尿液时,再也忍不住了,背起水桶冒着敌人的炮火走向水源。在回来的路上,敌人发现了他,对他一阵穷追猛打,他慌不择路,一脚踏在地雷上,一瞬间,他的脚被炸得骨碎肉烂,左眼也被炸受伤……
     20多年来,对这位战友的思念一直折磨着“巴易”,他很想知道,XX成家了没有,生活得怎样。然而,他除了知道他家住江苏省XX县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信息。他一次次拨着当地114查号台,一周下来,从所在的县里查到50多个同名的人,他一个个进行核对,又一次次失望地放下电话。
   退居二线后,“巴易”再也忍受不了思念的煎熬,和爱人一起踏上了去江苏寻访战友的道路。幸运的是,在XX县民政局里,该局办公室主任听完“巴易”的述说后,拿出了伤残军人登记簿,“巴易”一张张翻看着,紧张的心似乎要跳出胸膛,终于,一个熟悉的、被“巴易”念叨了多年的名字跳入他的眼帘,“巴易”用手抚摸着发黄的照片,泪水模糊了双眼……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巴易”拨通了登记本上的电话,当听到对方的声音,他又一次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巴易”和爱人赶到XX所在的海边渔村,在一条车辆川流不息的马路对面,“巴易”看到,昔日的战友正拄着双拐一瘸一拐地向他走来,他的眼睛直盯着“巴易”,对呼啸而过的汽车视而不见。“巴易”见状,赶紧迎了上去,两人还隔着一段距离,XX扔掉双拐向“巴易”扑了过来,“巴易”紧跑几步,紧紧抱住了他,两人越抱越紧,久久不能说话,眼泪像决堤的水喷涌而出……
快乐而充实生活
       2004年,“巴易”整理物品时,又翻看了自己当年在战场上写的3本《战地日记》,看到那些对战斗生活的真实记录,当时他就有了一种创作的冲动,他要把这些经历写成一本书,留给后代,让他们知道战争的残酷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克服种种困难,花了1年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初稿,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血染的木棉》正式出版,并激起了许多读者的反响。
  “巴易”说:“作为一个男人没当过兵是一种遗憾,当过兵没有打过仗也是一种遗憾,有了当兵打仗的历史,我觉得我的生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那段日子就是宝贵的财富,它在我的心里积存着,让我淡泊名利,追求有意义的生活,我的日子也因此过得丰富而充实。”
   如今年近60的“巴易”是个大忙人,他计划用10年的时间走遍祖国各地,几年下来,他已经走了近30个省市,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许多精彩的瞬间。
  “巴易”是网络名人,他因此也结识了很多朋友,大家都亲昵地称他为“巴哥”,目前,“巴哥”不仅是洛阳网以及其他许多网站多个版块的资深网友,他还是中国新闻网的编辑、记者,对洛阳的发展,他正满怀热情地充当着见证人和宣传者。



发表于 2023-3-19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马阿飞大哥老师转载: 血染的木棉花  连载之一     下午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老马阿飞大哥 + 3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若晨星 发表于 2023-3-19 14:25
谢谢老马阿飞大哥老师转载: 血染的木棉花  连载之一     下午好

《血染的木棉》连载:三、​木棉花更红[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var(--weui-FG-2)]巴易 [color=rgba(0, 0, 0, 0.3)][url=]巴易观天下[/url] [color=var(--weui-FG-2)]2023-02-23 10:39 [color=var(--weui-FG-2)]发表于河南
收录于合集#周建军[color=rgba(0, 0, 0, 0.3)]21个
——周建军《血染的木棉》序(作者:时振谦)
注:时振谦,原二团参战时的政委,后任河南省政协秘书长
   这是一部沉甸甸的书稿,长篇小说《血染的木棉》真实地再现了人与战争、战争中的人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场景。读后,夜不能寐,浮想联翩,感慨系之,伏案记之……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当年我所在的红军团根据中央军委命令,赴老山前线执行自卫反击防御作战任务已过去25个年头了。军队与使命共生,与使命同在。一支军队,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就必须准确把握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纵观我军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依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科学确定军队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军事指导理论的一个鲜明特征。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将我军职能形象地概括为“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提出我军要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神圣职责。随着形势的发展,江泽民进一步提出军队要“为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胡锦涛郑重并系统阐述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在新形势下抓住了我军建设的时代性课题,为强化官兵精神支柱提供了根本遵循。
  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血染的木棉花开红更红。红军团通过这次战斗考验,深深感受到了“祖国,在战士心中是神圣的”“军人,真正的价值在战场”“党员,战场上的中坚”“艰苦,磨砺意志的金石”“知识,战胜敌人的利剑”“情感,在战火中交淬”“人民,打胜仗的靠山”。正如战后大家在总结中所说的那样:军队是战争的产物。有军队就意味着有战争。但军人并非都是好战的,并非都希望在战场上了却自己的一生。恰恰相反,军人比任何人都珍惜和平,酷爱安宁,比任何人都懂得战争将为他们带来什么……然而,为了祖国,为了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千家万户的团聚,我们准备着,随时重返战场,用我们的青春、生命筑起强盛的华夏、和谐的社会和幸福的家园!
   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支配地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决定和反映着军人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大力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强基固本之举、凝魂聚气之道。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抓紧抓好,领导干部就必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以模范行为引导官兵的思想行动,帮助广大官兵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为官兵全面发展和履行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使命大于天,责任重于山。切实履行好我军历史使命,是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强烈的使命意识,是凝聚军心的强大力量,是军人应有的价值观和精神支柱。
  人民军队的光荣,来自使命的神圣;人民军队的自豪,来自责任的重大。我坚信,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只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新观念,明确新标准,掌握新本领,我们一定能够完成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历史使命,创造人民军队的新辉煌!
  老战友周建军根据老山自卫反击战的史实,生动地塑造了新时期革命军人的光辉形象,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血染的木棉》,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建军嘱我作序,欣然命笔。
是为序。
2009年6月25日于郑州




发表于 2023-3-19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嘉文!赞!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老马阿飞大哥 + 3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3-19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马阿飞大哥 发表于 2023-3-19 15:01
《血染的木棉》连载:三、​木棉花更红原创 巴易 巴易观天下 2023-02-23 10:39 发表于河南
收录于 ...

“巴易”整理物品时,又翻看了自己当年在战场上写的3本《战地日记》,看到那些对战斗生活的真实记录,当时他就有了一种创作的冲动,他要把这些经历写成一本书,留给后代,让他们知道战争的残酷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真实的回忆记录呀——3本战地日记!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老马阿飞大哥 + 3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3-3-20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味 发表于 2023-3-19 18:49
“巴易”整理物品时,又翻看了自己当年在战场上写的3本《战地日记》,看到那些对战斗生活的真实记录,当 ...

谢谢宗亲大哥关注与支持
发表于 2023-3-20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谢谢介绍!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24 0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