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九品莲花 于 2023-3-9 17:09 编辑
2023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十九,恭迎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值此殊胜吉日,祈愿大众诵经念佛、吃素放生、忏悔布施、持诸善业、福慧双修、诸灾消除、平安喜乐、吉祥安康。
观音菩萨”,梵语音译为"阿那婆娄吉低输"或"阿婆卢吉低舍伐罗",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菩萨一起,并称为四大菩萨。也是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唐朝玄奘法师在《心经》中也将其翻译为“观自在菩萨”。观世间贫苦声音,得世间吉祥音,故名“观世音”;观空苦无常,放下解脱,得究竟自在,故名“观自在”。
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显示。观音菩萨以大悲救苦之心,观世间音声,寻声而救苦,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即现何身而度之,最终以宝手将所化众生接送弥陀本国。
在世人的印象中,观音菩萨的形象是面貌慈祥,手持净瓶杨柳,身着白衣的女子形象。其实,印度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观音是男身的。我们可以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看出,那时观音皆作男身。
到唐代,汉传佛教观音基本变为女相了。这种形象的转变有深刻信仰层面的原因:佛教所说的慈悲和女性的某种内心特性具有类比性,女性所具有的慈忍柔和,比如母亲对于儿女的爱是深重和无微不至的。但是佛教认为:世间的爱是私我的慈悲,是慈悲的局限化;而慈悲是爱的无我扩大。这是观世音菩萨被塑造为女性的重要原因。
而我们常看到的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枝,表示菩萨普救世间的广大悲愿。如时时虔诚的礼念观音,即能得菩萨的慈悲救护。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是传统中国人对观世音菩萨的普遍印象。每个时代的苦难众生,都会期待这样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现身、解救人们于烦恼的苦海。
“家家弥勒佛,户户观世音”。观世音菩萨救苦寻声,无刹不现身的慈悲精神,使观音信仰在中国广泛流传,让我们共同祈愿观世音菩萨慈悲护佑,所有善念皆能如愿。
当今之世,苦难重重,灾祸频生,急需观音菩萨的慈悲救济。如果人人皆能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人人皆能学习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人人皆能发扬光大观音菩萨寻声救苦、平等予乐的精神,使自己与他人都变为现代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自然可以溶化人心的仇恨,止息人间的斗争,拯救世界的不幸,给予全世界人类生活的幸福,心灵的快乐!
值此殊胜日,请大家多吃素、放生、敬香、礼佛、诵经、供灯、献花、行善等,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祈愿观音慈光遍照,大众善愿皆成,广做功德,回向一切有情众生,祈愿世界和平安宁,家人朋友平安喜乐。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