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21-3-8 06:56 编辑
一生写作不止的李祝尧(连载稿结束篇)
退休后专心写 李祝尧1999年退休后的21年间,没有颐享天伦之乐,而是“抛开人生烦恼事,静心倾著传世篇”,全部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文学创作上,除去写小说、报告文学外,还用一年时间(每月7天)去学习影视剧本创作。 为了写,他心无旁骛,天天学习,时刻关注政治; 为了写,他不顾年老体弱,奔波采访。他曾经告诉作者:在写《大商之真》前,他做右膝关节置换手术不久,行走不便。他说服夫人,坚持4次到黄骅市、随主人公去云南,还去了沧州、北京、保定等地; 为了写,他召开了第二次自己作品研讨会,以不断提高作品质量; 为了写,他舍弃大多不必要的应酬、来往,排除一切打扰,每天都在打键盘,每年撰写二三十万字,还要构思、采访、征求意见、多次修改、联系出版等,有的书修改达6遍,工作量可想而知。他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自己定有写作进度计划,如果白天有客人,晚上就加会儿班。他曾经告诉作者:2015年春节,一直写到大年三十下午。正月初一上午接待亲友和晚辈,下午继续写、改。 他创作的文学作品都是主旋律的。他创作的有小说,有报告文学,有纪实作品;有长篇,也有中、短篇,部部都符合毛泽东主席“文艺作品”要“推动历史的前进”和习近平总书记“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要求;部部都讴歌改革开放;部部都是为民“鼓”与“呼”。 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河北作家》刊物,在2019年第4期(总第76期),以5个页面、6000余字,隆重推出作者所写反映他事迹的长篇通讯,题目是《一直坚持讴歌改革开放的作家-—李祝尧》(见图)。
下面是该文的主要内容。 ----他写农村改革。 有着近60年党龄、80岁的李祝尧,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村夫情》,以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背景,来表现芸芸村夫们的真挚情怀和他们撼天动地的历史壮举。时任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周申明说“一个真正有出息的作家必须十分重视把握时代和民族的情绪与追求,做时代的歌手和时代历史前进的‘先驱、伙伴和追随者’;同时这种主观愿望又必须付诸艺术实践,通过对时代生活的深入开掘和理想的方式,使之得以独特的艺术表现。祝尧同志的这部作品,集中反映了和民族的追求和我们时代的精神风貌,理所当然地引起了读者的热情关注。”此作出版后,《花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李屏锦和责编张根树联名写了题为《高扬时代旋律的动人乐章》的评论,发表在大型文学刊物《长城》上,认为这部著作“不仅写的是重大的改革题材,而且颇具力度和深度”。 他对山东省诸城县创造的“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帮农民致富的做法,以作家的身份在那里考察了一个月,回来便创作了26万字的长篇小说《枝叶情》。此作突出描写了农村实行大包干、实现温饱之后,家庭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传统的经营思想、习惯和做法与现代化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小农经济思想、旧的传统观念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干部之间争权夺利、以权谋私与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等错综复杂的矛盾,塑造了在改革大潮中各式各样的人物,迅速及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县、乡、村干部带领农民奔小康的矛盾和斗争,发出了社会主义旋律的强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何西来评价说:“《枝叶情》是一部政策性很强的作品,人物写得不错,是成功的”。著名评论家闫纲认为:“《枝叶情》读了有新鲜感,觉得耳目一新,应该有较高的评价。” 他创作的反映我国农村50年变迁和农民命运的长篇小说《世道》,被评为河北省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事隔8年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此作修改稿再版,“五洲传播中心”并将其拍成30集电视剧《乡里乡亲》。为此书,他拜访了10多位各个时期的先进村庄和模范农村干部,用3年时间四易其稿,从初稿88万字到定稿63万字,1999年作为向建国50年献礼作品,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文艺报》《文论报》《文学评论》等报刊先后发表了著名评论家曾镇南、何镇邦等10多位作家的评论文章,称“长篇小说《世道》,是一部描写半个世纪来我国农村变革的史诗”。 ----他写企业及企业家改革。 2002年之后,他先后创作出版了反映企业改革及企业家改革的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有《国家蛀虫》、《逆风而行》《风入松》(作家出版社以“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丛书”出版)、《破茧而飞》《白沟辉煌之路》《大运亨通》《大商之真》,等等。 他创作《白沟辉煌之路》,从6月到9月,转战白沟、高碑店、保定、石家庄几个城市,走访了从高官到百姓数十人,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掌握了许多第一手情况。作品为人们清晰地展示了一条“白沟辉煌之路”:从“日过千帆,商贾云集”的“燕南大都会”到“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社会主义大集”;从“聚天下货,招天下客”,“同等质量价格最低,同等价格质量最好”的大棚式露天市场,到如今“以现代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娱乐为主的北方著名商埠、京南陆港物流区和旅游休闲地”的白沟新城。 他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大运亨通》,反映了河北容城县宏兴服装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运通,靠借岳父5元钱买人造革下脚料,加工自行车座套、车兜子起家,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为以给外国名牌服装加工为主、在莫斯科设立办事处、拥有2亿元资产的集团公司的奋斗过程,给人以鼓励和鞭策。 2014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17万字的报告文学《大商之真》。该书写了农民张洪瑞因相信“大商不奸”,改革开放之初,在县城创建了信誉楼百货公司。张不是为了个人发财,而是给人们搭建一个施展本事的平台,让员工们“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实现共同富裕”。30多年来,张追求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价值的最大化。张不搞家庭企业,不让子女继承公司财产,而是张的资产以股份的形式分给了核心员工,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人力资本的股权化。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理论研究中心“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会”执行委员陆晓禾教授,带着研究生们跟踪调查研究了一年,把信誉楼定为”世界商标的标杆!”截至2017年底,信誉楼在河北、山东、天津三省市开了29家自营店,共有员工2.8万名,集团总资产达54亿,仅近十年就纳税额21.2亿元。 他不仅写了报告文学《大商之真》,而且以此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大商之魂》、电影 剧本《信发楼》和30集电视剧《大商不奸》。该电视剧本还荣获了2017年“曹禺杯”优秀电视剧本提名奖。 ----他写反腐。 长篇小说《换届》发表在山西省大型文学刊物《黄河》1994年第二期首篇,《太原晚报》连接一个半月和《中篇小说选刊》予以转载。 1999年,长篇小说《班子问题》,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再版。《作品与争鸣》发表了余风和郭大力的评论《〈班子问题〉值得一读》的评论:此作“不仅深刻反映了当前腐败的根源及治腐办法,而且歌颂了一代新人孔令才、牛蕙等年轻干部,有理想,有智慧,继承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堪称一代楷模。正面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人以鼓舞,以鞭策,以动力。” 15年后的2014年,北京“华文经典图书有限公司”与《花山文艺出版社》合作,将修改后的《班子问题》以《底线》为名,出版发行。河北评论家封秋昌说:“李祝尧的《底线》在内容设计和人物塑造上创意新颖。作者跳出了反腐题材的传统写作模式,深入分析腐败者由主动变被动的蜕变过程和内在成因,热情倡导正义战胜邪恶的正能量精神。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可读性强,值得一读。 《打铁》,是他的又一鼎作。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公布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则消息让他回想了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党的作风的变化,为某些党的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甚至蜕化腐败感到痛心,当看到党中央为根治腐败下了如此大的决心,激动得一夜没睡,决心创作一部贯彻“八项规定”的长篇小说。经过60多个日日夜夜,他终于写完了22万字的长篇小说《打铁》,立即跟出版社联系。 不料,几个出版社都因题材敏感而不敢出版。他沮丧过后,期盼中纪委有个出版社,在网上寻找,终于找到了一家隶属中纪委的《中国方正出版社》。他立即打电话过去,叙说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内容。对方立即把稿子要过去, 7天时间就通过了三审,让他作了一些修改之后很快就出版了。不久《燕赵都市报》连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直属机关党建研究会顾问、中央办公厅电子科技学院原党委书记张锡杰,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和《组织人事报》发表了题为《一部反腐倡廉的力作》的评论说:“《打铁》通过个性鲜明的人物、感人的情节,告诉我们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打铁靠的是本身硬’。腐败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虽已成痼疾、积重难返。但有了‘本身硬’的市委书记杨一凡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持不懈地抓党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就能把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小说使我们嗅到了关注现实、针砭时弊的新鲜气息。”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晶报》总编辑胡洪侠评论说:“《打铁》是一部长篇小说,更是一部反腐教材。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却蕴藏着惊涛骇浪。故事本身拥有力量,而激荡出这力量的,是雾一般的现实与铁一般的真实。虽名为‘打铁’,但这部小说更像一面‘铜镜’,你可以从中照出自己的不同和不同的自己。” 他还创作出版了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作品《高富帅的烦恼》《感动今天》《合理出轨》《爱是一种痛》《和谐进行曲》,等等。 ----在他临终前。 2020年12月9日,搜狐网报道:“河北衡水81岁老作家李祝尧向党百年献礼影视剧本《当代愚公》完稿。”他说,明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在抗日战争中,我们靠毛泽东的“愚公移山”精神打败了小日本,之后我们又靠“愚公移山”精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建成了富裕强大的强国。“愚公移山”精神,是党宝、国宝,该世世代代传下去。 影视剧本《当代愚公》,源自他的长篇报告文学《金刚纂传奇》。2016年,他听山东的朋友说,济南市金刚纂村支书马广业,带领全村150名留守人员,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自力更生,用11年时间劈开了一座山,修通了直通济南的公路,去济南由原来从南边绕行一个半小时,缩短到现在的20分钟,不仅圆了村里几代人的梦,还实现了共同富裕。他立即去那里采访,写了近7万字的报告文学《金刚纂传奇》。为了广泛传播,李祝尧出钱、用《衡水文学》特刊的形式出版, 岂料,仅仅12天后的22日凌晨4时,李祝尧竟离去,悲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