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老年近八旬,与老伴家居市南郊保障房,刚生了第二胎小女的长子一家四口却居住在市北郊的经济适用房。两处遥遥相距近三十个公交车站,车程近一小时。往返两处的公交车起点站与终点站站台都没有候车雨棚、座椅等设施,只有一根光秃秃的铁柱悬挂着一块冷冰冰的站牌,且候车时间常常要等半小时左右。 所以,明老乘坐公交车往返两处必带三件“护身法宝”:一是通用的晴雨两用伞,以应对阴晴不定的老天爷;二是有心工匠为老年人专用所设制的带折叠座板的三脚拐杖,以应对候车时被“文革”批斗的腰伤后遗症复发;三是老伴为他独用所缝制的楔子型的海绵座垫,以应对公交车上的直角形硬塑靠背座椅。公交车乘客尽人皆知:其座椅角度使人坐姿重心前倾,臀部时时滑至座椅边缘,必须用手臂或膝盖顶住前座靠背才能坐稳,而这样一来全身重量就几乎全靠尾椎骨孤立支撑,其滋味虽不甚难受但也不太好受。 不过自今时起明老乘坐此路公交车已无须带那三件累赘的“护身法宝”了!近日一直在长子家照顾儿媳和小孙女的老伴打来电话告知:市郊公交车站台也和市区的一样啦!不仅有了候车雨棚、座椅设施,还有预报各车次运行动态的滚动视频。车上的座椅也改进升级了,据车载视频介绍,还是特聘了生理学专家团队参与了有益生理健康的、人性化的座椅设计呢!明老闻之甚感欣慰,臆想间仿佛已身临其境地坐在公交车舒适的座椅上眯着了…… “老人家,到站了!” 公交车驾驶员唤醒了明老,原来只是老人的一个美梦! 车上的视频照旧播放着维纳斯婚纱摄影广告,帅哥、靓女扮演的新郎、新娘时而露出训练有素的职业化笑容——时尚、漂亮却缺失真情。车窗外下着瓢泼大雨,站台还是光秃秃的一根铁杆悬挂着冷冰冰的一块站牌。明老淡然一笑,徐徐起身挎上“老伴牌”自制座垫,撑开晴雨两用伞,拄着三脚拐杖,下车向站台附近一家有雨棚避雨的商店蹒跚走去,一边走一边心里还默默念叨: 不缺失应用技术,更不缺失这点不多的投入资金,究竟缺失什么呢? 2016年10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