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煌长 于 2020-10-14 03:02 编辑
乾隆爱找剃头匠掏耳朵 我们的“耳屎”有一个非常有意境的学名叫“耵聍”。耵聍能粘附灰尘与小虫,对外耳道有保护作用,不要视耳屎为垃圾。
很多人常用发卡、火柴棍、竹针、挖耳勺等挖耳掏耵聍,或者请理发师挖耳,这样可能把耳屎推向耳朵深处,堵塞耳道,影响听力;或造成外耳道皮肤和鼓膜损伤,引起外耳道炎、耳疮。其实,我们的外耳道皮肤有自动排出耳屎的功能,随着人的咀嚼、讲话,耵聍屑会自然脱落排出,而无需特意挖耳。
采耳师掏耳朵,30元一次。 成都成立了一个"掏耳朵协会" ,还要比赛谁掏得好。
印度有钱人喜欢街边掏耳朵,女子却不能当掏耳师傅。
但是当耵聍过多、排出受阻时,有可能渐渐结成硬块阻塞外耳道,形成叮聆栓塞,从而出现耳鸣、反射性咳嗽,听力下降,甚至头晕等症状。取耵聍时若疼痛难忍,可向外耳道滴入软化剂如碳酸氢钠注射液,每天滴4-5次,滴耳3天后,去医院用吸引器将软化的耵聍吸出来,一般不会有损伤也没有什么疼痛。 有的女士特喜欢掏耳朵,为了求老公让她掏耳朵,她拿三百现金给他,老公终于同意让她给掏耳朵。 她让老公趴下耳朵对着她,然后她一手持手机打开手电筒,一手掏耳朵。第一下非常顺利,就像挖矿那样一下轻轻松松挖一大块出来了。首战告捷,她很激动,也取得了老公的信任。然后又挖两下,挖出了一大堆,真是让她心旷神怡。看着卫生纸上那么一大堆耳屎,她成就感满满。拿挖耳勺玩了那一大堆耳屎好一会,又拍了下来,才恋恋不舍地扔到垃圾桶里了。 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是扬州采耳。据传,乾隆每次下江南都要请扬州最有名的剃头匠帮他光面、掏耳朵。
掏耳朵正是兴起于剃头匠,他们发明了专业的掏耳朵工具。不过,剃头师傅必须要学会十六般技艺,即梳(发)、编(辫)、剃(头)、刮(脸)、捏、捶、拿、掰、按(此五种俗称按摩)、掏(耳)、剪(鼻毛)、染(发)、接(骨)、活(血)、舒(筋)、(梳)补等。给顾客剃完头,人不仅要须发整洁,面目一新,而且还要头肩各部位都舒适清爽。如今懂的这些技艺的理发师傅已不多了。
以前的剃头匠有句行话叫“朝阳取耳,灯下剃头”,说的是为客人掏耳朵、剪鼻毛必朝着太阳的光亮。剃头匠掏耳朵,凭的是眼神,借的是心细,靠的是经验。技术娴熟的师傅掏耳,动作柔和,轻重适度;客人享受的是轻松、惬意与舒坦。一根挖耳勺、一竿耳绒、一把镊子,在耳朵里连掏带捻,伺候得客人舒舒服服,随着阵阵的快意,耳屎被清扫得干干净净。 如今挖耳勺花样繁多。
牛角耳勺
清代民国刻铜带工美女型老铜耳勺
掐丝珐琅掏耳勺
这是一个鹅绒耳掏!一端是竹勺,用来轻轻刮挖耳朵,另一端是一团绒毛,可以在耳孔里旋转清扫,别提多舒服了,能让人爽到灵魂出窍!这货不便宜,98元!鹅绒脏了,用清水轻轻搓洗,放在有光处自然风干或者电吹风吹干,保养得当可以反复使用多次。
桃木耳勺
枣木耳勺
如果你的耳屎是干燥的片状的,那么不需要经常掏,也不建议自己掏,用普通的挖耳勺你看不到耳道情况,很容易掏破了耳道。 如果你的耳屎是湿哒哒,成块的,粘在耳道壁,不会自己掉出来。那么建议你每天可以用棉签擦一下耳道,尤其是洗头洗澡耳道进水的时候,要及时擦干。
当然如果你是强迫症患者,“我不听我不听,我就是感觉掏耳朵舒服,我想做一个干干净净的宝宝”的话,那么建议你可以在某宝上买一个可视挖耳勺,自己手机或电脑上看着,用手轻轻的掏一下耳朵过过瘾,但也还是要注意安全哦! 因为耳朵感觉痒,所以想掏。那么有可能是感染了真菌,这个时候建议去药店买一小瓶洁耳液,杀菌止痒的那种,滴在棉签上,擦擦耳道就可以了。痒了才擦,不痒就尽量别擦。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