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煌长 于 2020-9-24 06:51 编辑
只杀罪犯不埋尸体的菜市口
菜市口,是清代杀人的法场(刑场)。有戏文唱道:“推出午门斩首”,其实就是拉到菜市口刑场砍头。这也是为什么菜市口名气大的原因。 菜市口老照片:
菜市口是清朝的刑场。传说有这么一家裁缝铺子,就住菜市口,由于手艺好,生意很旺盛。时间久了就远近都出了名。就说这有这么一年,夏景天儿,菜市口外砍死了一个乱党。当天晚上,裁缝铺掌柜的睡着正香,突然发现屋里有人走动,心里一想,八成闹贼。 可又一想,这贼就让他闹吧,反正我这屋里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有。就眯缝着眼睛瞅着。这贼摸索了一会,倒也懂事,出门随手把门给关了。第二天,掌柜的起床看看丢没丢东西,发现自己的针线笸箩不见了。这时外头有人喊:掌柜的快出来看看吧。掌柜的出门跟众人到荒郊一看,昨天那个斩首的人,脑袋和身子连在了一起,而且脖子上有一串细细的线痕,旁边就扔着裁缝铺的笸箩!
菜市口斜对过有个鹤年堂药店,刀伤药出名。每次行完刑,夜里总有“人”拍门买刀伤药。后来,到鹤年堂买刀伤药也成了老北京的一句骂人俗话了。老药铺现在还在。 清朝为什么把处决犯人的刑场定在菜市口呢?菜市口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北京菜市口估计是全国众多菜市口中最为出名的了,这个地方在辽代时还是荒郊野外,到金代时才逐渐形成街市,元明两代时才发展成京城有名的蔬菜市场,称为菜市街,到清代时正式更名为菜市口,并作为处决犯人的刑场。顾命八大臣之一的爱新觉罗•肃顺、“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等人均被清廷斩杀于此。那么清政府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才把刑场设在这个繁华闹市之中呢? 六君子:
第一,起到警示百姓的作用,杀一儆百,惩前毖后。 菜市口是个繁华的贸易区域,在这里处决犯人,就像给全国百姓进行了一场公开审判大会一样,能起到很好的宣传和警示作用。在闹市区行刑问斩,便于示众,“所谓戮人于市者也。”(杨士聪《甲甲核真略》) 第二、离宣武门最近,便于处理罪犯的尸体。 宣武门:
宣武门被称之为死门,是专门走死人、运送棺木、押送死囚的。从宣武门到菜市口,大约4里路,长度适合。在押送死囚的过程中,一方面起到了游街示众的作用,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囚犯的安全,以防意外发生。 当罪犯被处决之后,也可以尽快的把尸体通过宣武门拉倒陶然亭的乱葬岗子,直接埋掉。
行刑时,犯人的头全部朝向东面的骡马市,来世投胎为骡马还债。 第三,商铺多,人流量大,给他们积攒阴德的机会。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以死者为大,在将死之时,如果你能帮助于他,那会积攒阴德,子孙也会享受福报。 当有犯人处斩的时候,官府会贴出公告,当天各个商铺,都会在外面摆上桌子,上面放好菜肴和三碗白酒。犯人选中了哪家的饭菜,当成人生中最后的一餐,就代表这家能够积德行善,会得好报。对于这样的彩头,各个商铺,争先恐后,甚至张灯结彩去办这件事。 在菜市口旁边,还有一个“破碗居”酒馆,死囚经过之时,可以免费吃这家酒店的酒水。由于白酒的浓度很高,一般人只要喝上一碗,几乎就醉了,后面砍头的事情,也几乎毫无意识,可减轻他们的死前精神负担。
这里还有一家药店叫做“鹤年堂”,他家有一种自制的麻药,叫做“鹤顶血”,人吃了之后,全身麻醉,会毫无痛感。一般罪犯的家人,会花钱去买这种药。 菜市口被定为刑场,和鹤年堂也有很大的关系。 这家药店,历史十分的悠久,早在1405年就已经建立,比故宫的建立还要早。当时这个药店,是官方指定的行刑人员接待处。 只要有处决的人贩,这个药店就会专门准备两种饭菜,一种给死囚,叫做“辞阳饭”,也就是一张大饼和一个肘子;另一种则是接待行刑人员和监斩官的正常饭菜。刑场的布置,也由这家药店安排。到了午时三刻,犯人处斩结束之后,所有的官员和刽子手就可以到鹤年堂去吃饭、休息。如果犯人没有亲属,鹤年堂还负责为其安葬。
鹤年堂门脸和鹤年堂门口的刑场。 下面看看菜市口行刑现场:
运送人犯的囚车 囚犯从刑部大牢被押出后,便会坐上官方的囚车,不过和电视剧中不同的是,死囚犯的囚车会用黑布遮起来,然后被骡马车拉到菜市口附近。而不是像电视剧中的那样,接受臭鸡蛋和烂菜叶的洗礼。 到了菜市口附近,囚犯便会被赶下车,然后再由官兵押着向刑场走去。 在行刑前的十几分钟,囚犯会被押到监斩官的面前,监斩官在简单的验明正身后,囚犯便会被押到刽子手的面前。
和电视剧演的不同,行刑现场并没有所谓的断头台。当时的犯人在到达刑场之后会被直接按在地上,然后再由几个官兵上前将犯人的上衣扒掉,尽量露出脖子,随后会有人将一个绳子套在犯人的脖子上,防止犯人在行刑的时候缩脖子。 人血馒头是真实存在的:死刑犯的家属会事先花钱买通刽子手,行刑后让人犯尸首有些皮肉相连(朝廷重犯需示众除外,会尸首分离,事后缝好),家属上前用准备好的大馒头塞住脖腔,以防鲜血喷溅,失血过多,求得一个全尸。 每逢官府要杀人的前一天,鹤年堂都会被告之:明日行差,准备酒食,切勿外传,日后付款。到了第二日,药铺要关门。监斩官、刽子手们先集中在鹤年堂大吃大喝一顿,酒足饭饱后,在鹤年堂门口放好监斩台。午时三刻一到,监斩官朱笔一圈,顷刻间人头落地。因此,“鹤年堂前讨刀伤药——死到临头”就成了老北京的一句俚语。这话有二层含义:一是刑场就在鹤年堂药店门前,二是鹤年堂曾自制“鹤顶血”——实际上是一种麻醉药。服下此药,周身麻木,疼痛不觉。行刑前,犯人家属给狱卒使钱,狱卒将“鹤顶血”交犯人服下,麻醉后受刑,也可少些痛苦,使家人得以安慰。 此图中第一排右起第三位的手中就拿着血馒头,虽然看起来像是糖葫芦串,但是如果仔细观查的话,还是能够看出它其实要比糖葫芦串大很多,应该是当时的“血馒头”。 有一种说法是:侩子手在行刑前一般会将一篮子馒头放在犯人脖子下面,等到行刑结束,馒头自然而然的会被血染红成血馒头,提供给那些需要的人家。 行刑结束,有的民众便会上前疯抢血馒头,因为在那个时候,人们相信血馒头可以治疗哮喘病。 (图片来自:网易号•史馆、百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