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夕阳老骥 于 2018-6-17 17:46 编辑
端午节,讲一个民族团结的故事 端午节的习俗,包括采艾叶、喝黄酒、缝香袋、挂葫芦,拴五彩线等等大都和防疫有关,所以,端午节是“防疫节”,是一个祈求健康平安的节日。只是在历史长河中,节日逐渐增加了内容,把纪念在五月初五发生的事加进去了。例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但认真一想,在两千二、三百年前,大概整个中华的英雄形象,是很难都和楚国、吴国完全一样的。
也讲一个端午节里的故事:
起码在北方,我的家乡,端午节门口要插柳枝。儿时问老人为什么要插柳枝?老人讲述了一个故事,今天想来,内容是很有(正能量)意义的。
历史文献告诉我们,元朝为维护蒙古贵族的专制统治权。采用“民分四等”的政策,把中国人分为四等:顺序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汉人、南人不得为官。所谓汉人,在元朝有两种含义:一是概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民族;一是指云南、四川两省的族群,这是较早被蒙古统治者征服的地区;南人为最后被蒙古统治者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各族。 元末,为防止各族人民的反抗,元朝统治者大肆搜寻民间兵器。禁止汉人持有兵器;汉人、南人民户所有的铁尺、铁骨朵、带刀子的铁柱杖,概皆没收(《元史》卷105《刑法志》四;《元典章》卷35 《禁递铺铁尺手杖》);民间各庙宇中供神用的鞭 、筒、枪、刀、弓箭、锣鼓、斧、钺等物,也均在被禁用之列(《通制条格》卷27《供神军器》);就连农家生产上用的铁禾叉也严以禁用(《禁约军器》)。对“色目人”的军器,有时亦加以限制。 压迫激起民变,起义不断,传说被压迫民族串联约好于端午节晨时暴动。通知三等、四等的汉人和南人,各家端午节门上要插柳枝,暴动者见门上无柳枝人家,将入门抄斩。
传说某地有蒙汉百姓比邻而居。虽元朝朝廷官员不得人心,为官者为非作歹,而蒙、汉百姓却能和睦相处。汉人得通知后,辗转反侧,不忍心看到善良的蒙族邻居受到杀戮,最后违背通知精神,悄悄告知蒙族邻居端午节要门插柳枝,邻居追问原因,汉人如实相告并叮咛嘱咐保密。 至端午节,突然发现,所有人家,全是门插柳枝,难分蒙汉。可想而知,起义反抗未果。 因此,有五月节“五月耽误”(五月单五、五月端五)一说。
此后,元统治者残酷统治变本加厉,但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起义时间定于中秋节,传说月饼里的青丝红丝(红绿纸纸捻)藏着当时约定时间的信息。元末的农民起义是造成元朝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 当回望历史的时候,我们似乎从口传历史中触摸到了中华各族百姓的善良天性和友好和睦相处的朴素追求。 端午节门口挂柳枝的习俗延续至今,代表着人们期盼平安和睦。
(这个传说故事,网上未曾见过。现在写出来,以感恩先辈民间口传了七百年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