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2-4-14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7-7-30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马阿飞大哥 于 2017-7-30 16:37 编辑
郭文章,字之昂,号醉墨斋主,亦东河下人,和谐中国书画院院士,《毛泽东书法研究》杂志顾问、特约记者,徐州市青少年书法协会理事。
1945年生于黑龙江,七岁回祖籍河北读小学,中学返东北。七岁正式习字,九岁习毛体。回忆起来,似乎对毛体的独钟“与生俱来”。一生最初的记忆里有两件事至今比较清晰:一是两岁时(1947年)土改情景的一段记忆;二是三、四岁(1948-1949年)初见毛体字的记忆:家徒四壁的天棚是用《东北日报》、《黑龙见日报》糊的。上面的“东北日报”“黑龙见日报”几个大字赫然凸显,觉得这字体与爷爷的字和报纸上的字都迥然不同,怪怪的,斜斜的,参差不齐。特别是那“东”字特怪,“斜”得太厉害了,印像深刻。当时不可能知道是谁的题字。七岁习唐楷后,曾在八到十二岁帮老师为全村乡亲写春联。九岁时见到《河南日报》的报头题字,又一次被与《东北日报》同类书体的报头题字震撼了。产生了猎奇心态,觉得这种书体都是左低右高、左倾右斜、大小不一。猎奇迫使我开始摹写,毛笔的、粉笔的、铅笔的,纸上、黑板上、墙上、地上,一遍又一遍,凡是我能够着的地方都有我摹写的“河南日报”四个字。那一阵子就像疯了,爷爷奶奶对我有点担心了。虽然如此,依然不知这字为谁所书。直到上四年级了,才从老师那里知道这是毛主席的字。从此,由猎奇转为敬意,由敬意转为开始注意收集毛主席的字,并每收必临。从小学到退休前,走到哪里那里写黑板报的事就自然是自己的“份内事”了。而几乎每一期板报上都可以见到我的仿毛体“语录”。
临习的高潮时段当属“文革”时了。那时毛主席手迹印刷品铺天盖地,比比皆是。对我来说如鱼得水,欣喜若狂。那时,笔墨纸张任用,临写主席诗词一张接一张、一本又一本。当时就读的大学全校几乎每个班级都请我去写毛主席诗词:往往都是在贴满整墙的白纸上,任我在上面挥洒。许多同学都请我为他们书写一本本“主席诗词”,有些人至今留存着。大学毕业证书的扉页上有我临写的毛主席题字《为人民服务》。
参加工作后也是不断用仿毛体字写稿件、写牌匾,特别是在外事部门工作后,字经常被当成礼品送给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字多次出现在对外宣传册上、铜、水晶及丝制纪念品上。这些,也许能算作我在实用性方面的点滴“成就”吧。
但因工作繁忙,无暇寻师访友。虽参过赛,获过奖项,也有拙作被收入出版集册,曾参加徐州举办的一次书法活动,被聘为徐州市青少年书法协会理事,一幅字曾被安徽的一个专题纪念馆收藏。但仅此而已,无甚成效,书论学的更欠。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最近结识了毛体书法鉴赏专家李树庭和首都师范大学美学教授曹利华后自信心大增强。李树庭先生赞誉:“你稍展笔墨,便压四座,令毛体书界色彩大增。”并赠诗曰:“神州毛书数文章,线条绝美堪传扬。回环百媚恰似柔,银钩千姿确为刚。腕底功夫日月鉴,胸中造化天地长。沫若聋是大才子,文章亦聋大文章。”美学教授曹利华给与高度评价:“你的这几幅字有以假乱真的气势,力度有了,韵味也足,有看头。”
由于得到专家的赞誉与鼓励,增强了自信 ,才有在此建网页的欲望。旨在与知音交流,得到更多人的指教,以弘扬光大毛体书法艺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