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李下
小时侯,我很喜爱读书,虽然古乐府《君子行》的诗还没有读过,可是对“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名句早已耳熟能详。两句诗的本意是告诫人们远避瓜李之嫌,而我却偶然和弟弟成了“瓜李之犯”。 那是70年以前的往事—— 年仅7岁的弟弟,长得很结实还十分淘气,常在夜深时翻过比他高的土墙,到邻居的果树上偷果。每在这时,他都会苦苦哀求我和他同路。可我这个在村人眼里饱读诗书的人自幼胆小,面也非常矮,生怕被人发现后不仅难堪,还会挨家教严格的爸爸一顿胖揍。 有一次,我实在被弟弟缠得没法,答应只能替他把风。于是,弟弟猴子般地串到邻居的李子树下,先静静地伏着,自信没有异响,便把那些半生不熟的果,摘进帽子里。 其实,弟弟也是做贼心虚。他摘几把,就会潜到我的身边低声问:“哥哥,你听到动静了么?”我摇摇头,表示什么都没听到。他便再去摘,直到摘满帽兜为止。 正当弟弟就要得胜回朝再次回到我身边的时候,早在暗地里等待捉贼的邻居李大爷,突然出现在我俩身边。李大爷慢条斯理地说:“好啊!这次是哥俩一齐出动啊!” 虽然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我相信自己的脸一定红到了脖子根,恨不能有个地缝钻进去。弟弟却举起装满李子的帽子调皮地说:“呶,都还给你,我就不要工钱啦!”李大爷没理他,却对我说:“你是老大,还识文断字,谁都夸你是个懂得人情世故的好孩子,怎么也会……”话没说完,扭头就走了。 弟弟和我知道闯下了大祸,一夜没合眼,在被窝里小声和我商量躲过明天的办法。弟弟的意思是,天亮一大早,告诉妈妈一声,就和我上40里地外的姥姥家去。我不同意,咬着弟弟耳朵说:“偷果已经错了一次,偷完再跑就是错第二次,不能一错再错啊!”弟弟坚持说:“不能等着老李家来告状,爸爸那脚踢过来真狠呢!”我说:“忍吧,嘴馋就免不了皮肉受苦。” 天公真不作美。还没等我们商量出万全之策,太阳就从东边爬了出来。我和弟弟怯怯地起来,拿起扫帚扫院子。妈妈的饭还没做熟,隔壁的李大爷已经提着一个口袋出现在爸爸身边。李大爷的声音不大,可爸爸正在改变着脸色,愧疚地把李大爷让进屋内。 “你们俩进来!”这是爸爸雷鸣般的声音。我和弟弟知道东窗事发,但谁都不敢违抗这圣旨一样的命令,低头跑进屋。“你们俩干的好事,快向李大爷赔罪认错!”爸爸又吼了一声。 我拽着弟弟走到李大爷面前,先行了个礼,嗫嚅地说:“李大爷,我俩错了!以后决不……”李大爷笑着打开口袋:“看,这是我给你们小哥俩摘的,全是红透的,吃吧!”说完放下口袋起身要走,奶奶实在过意不去,硬把准备换咸盐的5个鸡蛋塞进李大爷兜里。 李大爷走了,我以为一场风波顺利地过去,刚要挪动脚步去帮妈妈端饭,爸爸的吼声又爆炸开来:“你们俩给我跪下!”我求救般地看了奶奶一眼,和弟弟跪在土地面上。 爸爸放低了声音:“你们俩给我听着,穷死不下盗,知道吗?要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不能从小背上偷的名声!”我低着头,目不敢斜视。 突然,重重的一脚踹在我的屁股上,一阵钻心的痛提醒我,这第二脚一定轮到弟弟,我疯一般地扑到弟弟身上,带着哭声央求道:“爸爸,你还是踢我吧,弟弟还小啊,主意都是我出的。”“踢你就踢你!”咚!第二脚的威力丝毫没有减弱,不知道骨头会否被踢碎。刹那间,我忽然想到哪吒……再来第三脚,我就把血肉还给爸爸! 这段往事,已尘封了70多载。如今,弟弟已经当了太爷。前年见到他,衰老的面容上仿佛还有爸爸的影子。我们谈起来都已忘记,那李子是甜是酸,那屁股是麻是痛。只有一句话尚挥之不去:“哥哥,你听到动静了么?” 啊!动——静……这动和静,藏有人生多少难尽其说的哲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