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7-2-20 06:26 编辑
【村名探析】 冀州因一个人而改名的村庄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有412个建制(行政)村。历史上,一些村庄的名称曾经予以更改,其中,有大约41个村庄的名称,是因为一个人的作为而更改的。这样的村庄占全区村庄总数的10%左右。 因为一个人而更改村名的这些人,有的是官吏,有的是士人,也有的是平民。 -----因人提议而更改。有7个村。 南大庄村。码头李镇南大庄村,原名南小庄村。1966年邢台地震后,由周恩来总理提议而更改。 1966年4月1日,周恩来总理亲临冀县(今冀州区)码头李,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毛泽东主席,慰问地震灾民。周总理在召开群众大会后,举行了部分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当周总理听到南小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书经汇报粮食亩产500多斤、棉花皮棉亩产110多斤后,高兴地说:“那你们就是‘模范庄’了。”“那你南小庄成‘南大庄’了。”随后,周总理问张书经:“书经同志,我看就把南小庄改叫南大庄吧?你看怎么样?”书经高兴地说:“行喽,好哇!”周总理又扭过头去问身旁的冀县县委书记高顺古:“你说呢?”高顺古说:“我举双手赞成!”周总理又征求衡水专区(今衡水市)和河北省负责人同意后,兴奋而严肃地说:“我同意你们改(村名),但是,咱们说了,现在都不算定准儿。书经同志,回村开个社员大会,让群众讨论讨论,群众同意你就改,群众不同意改,你可别改。这件事还得是群众说了算呀。”当天下午,在南小庄村的群众大会上,社员一致同意将村名改为“南大庄”。 太平庄村。南午村镇太平庄村,原来因为穆姓人建村而取“和穆营”村。清光绪年间(1875~1908),该村王某得中武举,在拜会知州时,冀州州官李秉衡说:“贵村百姓,多年安分守己,无一经官动府,真谓太平之庄也。该叫太平庄。”因此,“和穆营”村改名为“太平庄”村。 刘丰备、中丰备、前丰备、丰备前庄。南午村镇这4个村庄原为1个村,因为村中有铁瓦庙,且榆柳树甚多,故取村名“铁瓦庙榆柳林”。 元朝时,某官人路经此地,村民盛情相迎,款待丰盛备至,官人颇为满意,遂赐村名“丰备”村。 傅水店村。徐家庄乡傅水店村,原村名叫墨松林。明朝燕王扫碑时,常在此安营扎寨,休整兵马。该村有72眼砖井,水多且甜。冀州刺史赐名“富水店”,后演变为傅水店。 -----因人名气而更改。有24个村。 逍遥村。西王家庄镇逍遥村,始建于西汉,原名小尧村。 据说,刘秀被王郎追赶,夜宿信都(今冀州)城西60里的小村。连日征战,人困马乏,刘秀在小村真武庙前大树下倒头便睡。一觉醒来,顿感轻松,顺口说道:“这个地方倒是逍遥自在啊!”。刘秀称帝后,该村人们商议更名为“逍遥村”。 该村1967年“文革”中,曾改为“解放村”,1982年又恢复“逍遥村”。 狄家庄。徐家庄乡狄家庄村,原名南庄村。该村从始至今没有1户姓狄的,在北宋(960~~1127年)时,因为狄青将军而改的村名。 山西汾阳人狄青,幼年时随母亲逃荒流落到这里。狄青少年时,随武师习拳练武,尤擅弓箭。宋朝多战事,狄青于1038年投军。狄青在战场作战,十分勇猛,经常箭射敌酋,人称“良将才”。后得到经略使范仲淹的器重和教导,苦心研读兵法。狄青因战功卓越,从三班差使开始,成为一名当时的著名将军,屡屡升迁,先担任指挥使,后擢升为枢密副使。1053年,狄青率兵出奇制胜,大败敌军,夺取邕州(今南宁市),恢复广西全境安宁。宋仁宗闻捷大喜,擢狄青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机国防。枢密使相当于今国防部长。 狄青当了“大官”的消息传到他幼年定居村庄后,村民皆以为荣,遂以狄青之姓将村名改为“狄家庄”村。 至今,该村还有狄青母亲和狄青弟弟狄兴葬于狄家庄的传说。老人们说,狄青母亲的坟在村西、狄兴的坟在玉皇庙前。 大刘家庄。冀州镇大刘家庄村,原名为“王主事”村。据该村三官庙碑文记载,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该村一名将军刘炳(武进士,授山西杀虎口守备副将)因病卒于家中,奉皇诏立碑。村民为纪念刘炳,改名为“大刘家庄”村。 举人周家庄。据《周氏家谱》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南午村举人周濂迁此建村,取名“东周家庄”。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该村又有人中举,故村子更名为“举人周家庄”村,今属南午村镇。 清官店村。早年没有村名,附属埝口村。 清咸丰年间(1851~1862),埝口村人在此开设旅店,曾有一清廉官吏于店中留宿,遂名“清官店”,后沿为村名。 1967年“文革”中改名“军建”村,1982年恢复“清官店”村。 冀州因为1个人的名气而更改村名的,还有南尉迟和北尉迟村,北冯管、中冯管、南冯管村,百户庄和千户营村,东元头和西元头村,谢家庄村、花园村、前韩家庄村,等等24个村庄。 ------因人作为而更改。有10个村。 松篱村。徐家庄乡松篱村,原名李家庄。 民国2年(1913年),该村马岩臣任县警察局长时,在通往县城的村北、他家的祖坟处,栽植了许多松树,犹如一道篱笆墙。遂把村名改为“松篱村”。 “文革”期间曾改为“朝阳村”,1982年恢复“松篱村”。 西韩家庄。门家庄乡西韩家庄村,建于宋朝,因枣树甚多,取村名“枣行”。明末,财主韩登科组织并且投资重修五华寺。为赞颂韩登科,村民商议改村名为“韩家庄”。1982年改为“西韩家庄”。 东明师庄、西明师庄。这两个村原来是1个村,是因为有2名村民擅长武术,以保镖为业,在当地招徒授艺,名声颇大,就把村名改称为“名师庄”,后沿为“明师庄”。 民国35年(1946年),分为东、西两村,按方位分别称东明师庄、西明师庄。 冀州因为1个人的作为而更改村名的,还有纸坊头村、桥北店村、魏家屯村等6个村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