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7-1-21 05:52 编辑
过年的禁忌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的第一大节日,俗称过年、过大年。过年时,家家欢聚团圆,处处欢乐喜庆。为了更好地过年,应当了解、注意一下过年的禁忌习俗,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不愉快。 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民间流传着一些过年的禁忌习俗,这些习俗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在民间已经流传若干年,还是注意规避为好。 言语禁忌。家长要教育小孩、青年人,忌说“死”“坏”“病”“遭”等不吉利词语;如果不小心摔坏了碗、盘、杯等,不要说“坏了”“毁了”“碎了”等,可以“岁岁(碎碎)平安”解之;春节包饺子时,忌说皮、馅“完了”“没了”等,要说“再添些”;买、卖神像、毛泽东主席像时,忌说“买”和“卖”,改用“送”和“请”字,等等。 这些言语禁忌,都是为了不影响、不破坏而适应过年的喜庆、祥和氛围和人们的欢乐、快愉心情。 行动禁忌。就是禁忌的一些活动,大体有10方面。1.打春,即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时间在春节前后。民间认为,这天是农历一年的开始。其时辰,不管是夜间几点钟,忌躺在床上睡觉。有“打春别打在炕上”之说。意“立春”时辰是一年的第一天的第一时辰,在床上睡觉是懒,就会“一懒懒一年”。 “立春”的时辰不躺在炕上,表示开始就勤劳,勤劳一年。2. 正月初一 忌吃药、哭泣,以保持好兆头。3.上年内,家中死了人,次年的正月初一家人忌出门拜年,要关门闭户。一般是上午,家人不开门、不出门。有“孝子不拜年”之说。4、农历腊月二十八至除夕和正月初一死了人,“密不发丧”,先“捂起来”,忌通知人们前来办丧事。要等正月初二再公布。为的是照顾别人“过个好年”。5.正月初五前和正月十二日,忌动剪子、忌动笤帚扫地。说是,只要这一天听不到剪刀的“咔喳"声,一年内就听不到老鼠咬东西的“咔喳”声了;扫地是“往外扫财”。6.忌正月初五日去岳父家拜年。谚云:“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一般是初六给丈人、丈母拜年。20世纪70年代后,有的改为初四给丈人、丈母拜年。7.忌正月初五“串门”,走亲访友。8.过年期间忌讳借钱及讨债,也忌讳被人掏口袋。9、忌正月剃头。有“正月不剃头,正月剃头死舅舅”之说。还有二月二剃头的习俗,意“剃龙头”。 10.结了婚的妇女忌在娘家过年;新媳妇结婚3年内,忌“看乱灯”,就是正月十五日“灯节”那一天,新媳妇,在娘家过,就每年在娘家;在婆家过,就每年在婆家,结婚3年内不能乱。有“看错灯,死公公;看错火,死婆婆”之说。 另外,平时,特别在过年时,忌说“吃醋”两字,把“吃不吃醋”说为“用不用‘忌讳’”;忌将酒壶、茶壶的嘴,正对着客人;“酒满茶浅”,忌酒不满、茶满。人们认为,酒不满,意没有酒了;斟的茶水满了,是送客;喝酒时, 忌倒扣酒杯,等等。 这些行动禁忌,不一定有什么道理,但却是多年流传下来的。如果若违禁,会被老人们指责、批评、禁止。 思想禁忌。就是对于某些自然现象、事物,人们从思想上讨厌反感、焦虑甚至恐惧。 “无春年”,即没有“立春”节气的年份。认为“无春年”是 “寡妇年”,不宜结婚。 “双春年”,即在1个农历年内,有2个“立春”节。认为“双春年”不吉利等。 “猴年是蹦跶年”,认为猴年如同猴子好动一样,不稳定、变化大、多事、有跳动性,等等。 “牛马年,好种田,防备鸡猴那二年”,农民认为,鸡和猴年种庄稼不易。 “闰七不闰八,闰八挨刀杀”,认为闰八月的年份“凶”“有灾难”,等等。 这些思想禁忌,大都属于迷信,是不科学的。不必要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