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064|回复: 17

[其他] 聊诗(九)举头望明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0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两首诗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幼皆知。不管是识字的,或不识字的,都知道这两首诗的内容。在我们国内,连幼童都能背诵这两首诗。抱在手里的幼儿,也会伊伊呀呀的学着大人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要知道这两首诗是谁写?写的是什么意思?未必知道了。在这里,木鱼 从谷歌老师那里得到了一些启示,分享如下:
第一首诗是田园诗人孟浩然的杰作,孟浩然湖北襄樊人,他的诗以山水田园为主,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他的诗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就拿这首《春晓》来说,诗人在我们面前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图画。诗歌从春暖花开真好眠的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枝头上的各种鸟儿在歌唱,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的夜晚。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种种所遇,油然在心头升起,萦回在自己的耳边。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包含有多少内涵,自己的人生有起有伏,有风有雨,人生和自然万物是一样的,心中充满着矛盾,何去何从,诗人思绪万千…。不过当时诗人是不是这样想,1300年后的我只能猜想而已,也许诗人并没有这种想法,纯在是一种自然景色罢了。
第二首诗写于唐开元十五年,李白旅居湖北安乐北寿山时,正当中秋之夜,他病卧在床,仰望峨眉山月,顿生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秋之夜,李白拖着病躯,来到窗台前或栏杆旁,照射在地面上的月光,像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霜,这时候的李白,抬头看着那一轮从峨眉山上升起的月亮,思绪万千,想到了他的家乡,他的家人。一个游子的心情油然而起,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我们共同享用着一个月亮,却不能见面,游子的心情谁能理解? 这里好多人把“床”作为床来讲,把它作为卧具来解释,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这里的“床”应作为“窗台”或“栏杆”之类来讲比较合理。如果是睡在床上,无须“举头”。只要睁着眼睛就可以看到天上的月亮,何必多此一举。朋友,你说呢?
木鱼之见,这两首诗并不是刻意刻雕,而是信手拈来,有感而发,是从内心世界发出的呼喊,而是唱出了埋在心底的歌,所以她能得到人们的共鸣,经久不衰,流传至今。

点评

欣赏朋友佳作!祝朋友天天开心快乐!   发表于 2016-8-20 07:10

评分

参与人数 3人气值 +11 收起 理由
游游 + 5 赞一个!
荣勋 + 3 大赞!
雪山上的青松 + 3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8-20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朋友佳作!祝朋友天天开心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山上的青松 发表于 2016-8-20 07:10
欣赏朋友佳作!祝朋友天天开心快乐!

祝朋友天天快乐!

点评

谢谢亲爱的朋友赏贴!上午好!天天开心快乐!   发表于 2016-8-20 10:32
发表于 2016-8-20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分享朋友佳作,上午好!
发表于 2016-8-20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赏析佳作!
古州伊佳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8-2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州伊佳 发表于 2016-8-20 08:55
欣赏品诗、论诗、聊诗

谢谢你的参与。
发表于 2016-8-20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大哥的佳作。
发表于 2016-8-20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
阿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8-20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19 08: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