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古诗词的正确态度
在今天,古诗词的意义已经不在其内容,而在于其形式。何以言之?诗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学的文学,所以诗词(包括诗歌)必须精炼隽永。就是说,诗词应当以最简练最美丽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思想感情。正是立足于汉语的独特特点,古人发展了诗词,讲究格律,讲究对仗等。所有这些,都是欧美语言难以做到的。而这,也成为汉语诗词中最显著的特点和最大的优势。
诗词所具有的优美形式,为诗词佳作的诞生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好诗词除了形式之外,更要有内容。所有好诗词,都是内容与形式俱佳的,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体。
唐人对格律诗的形式探索任务已全面完成。而唐人用这种形式来写诗,创作面基本覆盖了所有生活领域。当一种文学体裁形式完备,而内容又无法创新的时候,它就要走向衰落。我认为,这应当是唐诗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人在形式上做了改变,形成了长短句(宋词),为诗词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当宋词的形式也成熟并固化之后,特别是当用这种形式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涉及的创作领域接近穷尽的时候,宋词也就像唐诗一样,必然地走向衰落。
此后的元曲,基本也是这一套路。
现代人和当代人对现代诗的探索,我认为,可以说是失败多于成功。因为现代诗以自由为名,抛弃了对形式的讲求,一方面固然利于思想情感的自由表达,另一方面却使诗歌因过于自由而失去了凝炼隽永之美。打个比方,现代诗就像一个不注意节食的女子,体量固然增加了,但身材却走了形,没有了曲线风韵之美。这种情况发展到今天,就出现了所谓的“梨花体”、“羊羔体”之流。而哪怕没有一点儿诗学修养之人,也敢于拿笔写现代诗了。这种诗,其实是误入歧途。
诗,是要讲求形式的。古人在数千年的创作实践中,已在诗的形式方面,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遗产。今天,我们应当继承这一宝贵遗产,应当尊重并继承古人在诗的形式上的探索。这也就是我前文所说的,古诗词在今天的价值,主要在其形式。
我们要继承,更要发展。那么,我们如何发展诗词?我觉得,重在发挥我们的优势,实现诗词的与时俱进。作为现代人,我们有着两个方面的巨大优势,正可成为在诗词创作上超越古人的重要依仗。
一、新时代使我们的生活领域无限拓展。
由于古代生产力发展缓慢,古人的生活数千年来都很少有变化,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创作视野必然是狭窄的、有限的。有网友以恶搞的形式总结唐诗宋词的特点,说唐诗基本可以总结为:“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说宋词则是:“小资喝花酒,老兵坐床头,知青咏古自助游,皇上宫中愁。剩女宅家里,萝莉嫁王侯,名媛丈夫死得早,MM在青楼。”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古人创作视野狭窄,在同一题材上千咏百叹,终于再也搞不出新花样了,前面我说过,这也是唐诗宋词最后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则不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当今,独立的、封闭的生活圈子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已全球化了。并且,生活的方式不但纷繁多样,而且不断推陈出新,而且推陈出新的节奏不断加快。没有一个人可以对哪怕十年后的人类生活状态进行有效预测。这就使我们的创作对象无限丰富、创作视野空前开阔。我们的笔触完全可以伸向古人所未知未及的领域,借唐诗宋词之古老而依然富有魅力的形式,咏歌当今时代。形式古老,而内容常新,正是我们超越古人的第一个突破点。
二、我们的思想认识也达到了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他们的思想,为我们当前乃至今后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由于时代所限,由于生产能力低下,古人的思想中也充满了幼稚的成分。他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今天,中西文化相交融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头脑,大大提升了我们的思想水平。对同样的事物,我们的认识都可以远远地超越古人。而这,也为我们创作诗歌提供了巨大优势。就是说,即使是古人已经涉足的领域,我们也完全可以以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视角,进行全新的阐释,写出具有更高思想水平的佳作。
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努力在诗歌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古老的唐诗宋词注入现代的思想内涵。这,才应当是我们继承和发展祖先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