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874|回复: 3

婚介信息交流会再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5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婚介信息交流会再探



时隔一周,记者再赴革命公园,就当代人的婚恋问题,进行深度采访。
上午九点刚过,在到达革命公园之前,我还担心会不会来早了?但是进了革命公园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信息交流会早就开始了,各个摊位上,一张张纸片早已悬挂完毕,关心信息的人们已经在全神贯注地查看那些男男女女的单身资料了。
这个交流会的发起人之一,74岁的王老师,家住浐灞地区,也是一早搭乘公交车前来摆摊设点。她说原来都是下午才来,现在因为有很多婚介所介入,不得不早来,否则自己的地盘就会被别人占去,过去为争这块地盘,还吵过几次架。
我和王老师并排坐在摊位前的石凳上,攀谈起来——
我问王老师:“2006年你们六位家长创办这个交流会至今,六个孩子只有一个孩子成家,是六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还是五个女孩其中的一个?”王老师回答说:“是那个男孩子之后成了家,但是后来也离婚了”。
“那你女儿来过这里没有?”
“以前来过几次,后来也不来了。我女儿思想太单纯,快四十的人了,从来就没离开过校园。从小在学校读书,大学毕业后又在学校教书。很多熟人都说,我女儿像她爸,性格内向,不善交际。”
“王老师,你现在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孙子都两岁多快三岁了,你还到这里当志愿者,分文不取,成功率又不高,图个啥?”
王老师深有感触地回答:“说实话,我不愿意在家呆着,心烦。老公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啥也不会干。女儿又是那样子,不听劝。我到这里来,感到很轻松,不想家里的事,与众多的朋友聊聊天,牵牵线,成不成的都无关紧要,我自己起码心情舒畅。”
我懂了。
当一个人的婚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时,麻木的不只是当事人,当事人周围的亲属和朋友,对此事一样麻木。你不提,我不提,大家都不提,就好像没有这回事了,于是大家都轻松了。
尽管当事人依然是单身。但是单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被动地接受了,就不主动去改变了。冷不丁有人来提亲,或有人热心介绍,反而会使当事人有一种来找麻烦的感觉,本能地抵触,厌恶,成了搅乱平静生活的不良因素,不由自主地就会敷衍了事,以求尽快恢复以往的平静。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能够让自己从内部打破,也就是说自己从以往的习惯中有所突破,那么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一次重生。
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的悲剧,是家长给造成的,是家长过多的关心、干涉造成的。在人口稠密的城市里,人们介绍对象往往是家长先拿条件对比,这一对比,就把很多机会给子女错过了。
王老师给我讲了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由于公园里的信息挂满树林之间,谁都可以抄写拍照,给一些特殊人物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之所以用“特殊人物”来形容,是因为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条条框框,反而得心应手。
例子一:曾经有一位四医大的女军医,信息被一个身份不明的纹身男拿去,约了这位军医,交往时间不长,女军医放弃四医大的好工作,放弃军籍,跟这位纹身男私奔,不知去向。
例子二:有一位大龄女青年,在公园交谊舞摊点跳舞时,认识一位“三无人员(无户口,无学历,无固定工作)”,交往时间不长,这位大龄女青年问母亲要了十万元钱,跟这个三无人员私奔,其家长落个人财两空。
这是两个极端的例子,没有一个是条件相符的。我们不能断定纹身男和三无人员是不是坏人,但起码算是“非凡人物”。
在交流会上,我还见到一位非凡人物,并认真采访了他。
他叫张中先,今年47岁,四川南充人,小学文化。妻子是西安人,大学毕业。张中先老家在四川农村,非常贫穷。小学毕业后就开始闯荡生活。1997年香港回归,在广东打工的张中先由于厂里放假,来西安看望改嫁至西安的母亲。继父给他介绍了一个西安姑娘,大学毕业,已经工作了。当时姑娘愿意,其父亲担心。张中先给未来的岳父表决心说:我虽然穷,但是我保证能让你女儿幸福。我会努力赚钱买房子,我会珍惜我俩这来之不易的缘分和情感,一心一意对她好……
就这样,一贫如洗的三无人员,十天后带着一个大学生回四川老家举办了婚礼。目前儿子都在读大学了,房子也在西安买了,日子虽然算不上很富裕,但却很幸福。
什么叫门当户对?什么是条件相当?打破条条框框后,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不打破条条框框,这些条条框框就会成为一个牢笼,让单身人住在这个牢笼里,如同被判了无期。
单身本无罪,何必陷囹圄?
发表于 2015-3-16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欠缺的心里教育。怎样从心层面解决,才能让他们有婚姻的要求。
西安的和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3-16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真老 发表于 2015-3-16 18:02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欠缺的心里教育。怎样从心层面解决,才能让他们有婚姻的要求。

说得对,实际上就是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了,事情就好办了。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24 13: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