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鹰羌古道 于 2014-11-6 23:03 编辑
天津的“四大扒”和八大碗 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保定巡抚汪应蛟令驻兵在天津南郊种植水稻。光绪初年,周盛传率军在小站屯田。清末,袁世凯小站练兵,为方便军中饮食,军营的伙夫经常用大锅提前蒸、煮、炖、煳饭菜,用大海碗(黑色粗瓷碗)盛菜,一般都是四个菜。这种方法做出的饭菜软、烂、香、咸,原汁原味,很受兵勇欢迎。这就是“四大扒”的雏形。此后,逐渐传入民间。 “四大扒”是指与“八大碗”相配的几样小菜,并不能单独成席。四大扒不只有四种,主要包括:扒整鸡、扒整鸭、扒肘子、扒方肉、扒海参、扒面筋、扒鱼等,视具体情况而定四样。。 “四扒”多为熟料,码放整齐,兑好卤汁,放入勺内小火靠透入味至酥烂,挂芡,用津菜独特技法“大翻勺”将菜品翻过来,仍保持不散不乱,整齐美观之状。“四扒”只是代言词,可做成八扒、十六扒……包括:扒整鸡、扒肉条、扒肘子、扒海参、扒鱼块、扒面筋、扒鸭子、扒羊肉条、扒牛肉条、扒全菜、扒鱼翅、扒蟹黄白菜等等,举不胜举,选其四种即可组成“四扒”。民间“四扒”多以鸡、鸭、鱼、肉为主。 天津菜传统风味菜品中“八大碗”是中国烹饪遗产中的一部分,烹制“八大碗”是一种艺术,品尝“八大碗”则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享受。 相传八仙过海惹怒龙王,久战难胜,劳累疲惫,退踞海滩稍憩,颇觉腹中空空,饥饿难忍,便分头寻食充饥,哪知一眼望去的海滩薄地,荒无人烟。除曹国舅一人未回,其余个个扫兴而归。 曹国舅一人不辞劳苦,行至内地,一股奇香扑鼻,不觉垂涎三尺,立即寻香进入凡间一庄上,乔装农家村夫在庄主宅院窥视,只见四方桌上八人围座、诱人的菜肴一个接一个地上。国舅寻思道:我原乃朝廷国舅,宫廷菜肴我享用得发腻,农家菜肴我未曾见过,何不先让我大饱口福,忽想众仙友腹空我岂可独享,继而采带了七样菜肴,又想起仙姑不食荤,所以又为其独带了—素菜,计八大碗并留言:国舅为众仙借菜八碗,日后定当图报。 以后人们为讨吉庆改方桌为八仙桌、坐八客、食八菜(八冷碟、八大碗菜)并一直流传到今。 “八大碗”民国初年传入民间,老天津卫各大酒席经营处也用海碗盛菜配上凉菜、八碗菜、四大扒,形成了整桌宴席,遇有喜寿丧事自带餐具炉灶,制作整桌宴席多以八大碗为主,久而久之,在津沽形成了凡有喜寿事必有“八大碗”。内容丰富、变化多样,不拘一格,适合各阶层享用。天津餐饮市场四大扒、八大碗风靡一时。 “八大碗”家喻户晓,食客皆知,也是老天津卫的人喜寿丧事宴请宾朋必备的酒席。 “八大碗”是使用炖、扒、蒸、烩等多种烹饪方法烹制的菜肴筵席的统称,这些菜肴既有天津菜的共同特征,又各具风味,所以就成了天津菜的代表之一。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细之分,细 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川肉丝、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 等。八大碗前的凉碟酒肴,是六个或十二个干、鲜冷荤。八大碗往往用于宴客之际,每桌八个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爽快,吃起来过瘾,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 。 “八大碗”酒席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每桌坐上八个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八碗前的凉碟酒肴,是六个或十二个干、鲜冷荤。 八大碗用料广泛、技法全面,有素有荤,多采用炒、溜、炖、煮、烩、炸、烧、靠、笃、氽等技法操作,大汁大芡,大碗盛放。 八大碗用料广泛、技法全面,有素有荤,多采用炒、溜、炖、煮、烩、炸、烧、靠、笃、氽等技法操作,大汁大芡,大碗盛放。 八大碗可拆开单吃,也可按自己口味组合成席。“八大碗”分为粗、细、高三个档次。且有素八大碗和“回回”八大碗之分。粗八大碗是由炒虾仁、溜鱼片、烩丸子、烩滑鱼、氽白肉丝、笃面筋、烧肉、煎丸子、松肉等选编组合的;细八大碗由炒青虾仁、烩两鸡丝、烧三丝、全炖、蟹黄蛋羹、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熬鱼、溜二蘑等选编而成的;高八大碗则是由鱼翅四丝、一品官燕、全家福鱼翅盖帽、桂花鱼骨、虾仁蛋羹、溜油盖、烧干贝、干贝四丝、寿字肉、喜字肉等组合成的。“素八大碗”多用于治丧或酬谢尼僧道士,不夹杂荤腥料物,一般是笃面筋、炸汤圆、素杂烩、炸咯拃、烩素帽、烩鲜蘑、炸素鹅脖、素烧茄子等。“回回八大碗”多以素食为主,此外牛肉、羊肉、鸡、鸭、鱼、虾都入八大碗之列。 由于此套席丰俭随意,可因料排菜、因需排菜、因人排菜、因价排菜,回旋余地大;又因可现场制作或送菜上门,十分便利;还因此席提前加工成半成品,开席时十几桌、几十桌甚至上百桌,都能快速成席。再加上四平八稳的吉祥数字,故家庭招待亲友,商号接待客户,大户人家寿筵。红事、白事都乐于选用。
以上为“四大扒”菜样之一
以上为“八大碗”菜样
(本文根据资料由鹰羌古道汇集整理,图片采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