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国磊 人物简介:辛向党,河北冀州人。农业经济师、高级政工师。多年担任文字、行政工作。40多年来,笔耕不辍,发表各类稿件2000多篇,500多万字,多篇稿件被国家级报刊采用,荣获多种奖项。出版有《乡土情怀》、《回溯集》。
来到被誉为“九州之首”的冀州,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历史遗存下来的古迹,闻听先代前贤的轶事,还能感受到历经千年积淀的厚重的文化氛围;而那些留心于文坛的人,还能在这里发现一位小有名气的文化人,他就是被誉为“文字虫”的辛向党。 名字由来 很多人对“辛向党”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其评论、小品、研究文章经常见诸报端。有人对他名字的由来感到疑惑,以为此人是出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孰料见过之后方知此人已是年届花甲。是日,我应邀前往拜访。 衡水湖的微风可以轻拂至此——冀州镇衡湖畔一农家小院,辛向党的居所。 “文革时期,街道、学校、商店的名称及人的姓名,大都有过改变。例如许多人改名为‘永革’、‘卫东’,我也从‘辛树林’改名为‘辛向党’。”辛向党的开场白解开了关于他名字的疑问。 辛向党对“过去那些事”记忆犹新,用他的话说是“恍然如昨”。他曾经写文章《忆农业学大寨》、《忆红卫兵大串联》、《公社化时的农村权力》、《忆干部参加劳动》等,以亲身经历为线索,贯穿以文学笔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段时期的群众生活、干群关系等一一还原,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对历史有了清晰的认识,读之感慨万千。尤其是辛向党的《回溯集》中,《历史摒弃的那些事》一文解释了“溺婴”、“强迫婚姻”、“破四旧”、“吃大食堂”、“蹲牛棚”、“剃阴阳头”、“购粮本”等,让人们透过文字既能清晰了解那段历史,也可以了解辛向党的人性。 坚信勤能补拙 与众多文人一样,辛向党在青少年时代便被文字描绘的五彩斑斓的世界深深吸引。 “那时候非常喜欢语文课,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到初中毕业,我在课余时间写小说、诗歌、评论等,并向文艺刊物投稿。”辛向党侃侃而谈。 初中毕业回到村里,辛向党凭着一个文学青年对文字的热爱,白天干农活挣工分,晚上借助自制酒精灯微弱的灯光,彻夜编写村史和农业种植、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稿件,产量颇高。 辛向党清晰记得,《保持劳动就是坚持革命》是他第一篇见报稿件,而此前的几十篇向报纸、电台投送的稿件都石沉大海。当第一次嗅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散发出的阵阵墨香,他心潮澎湃,决心要在文学殿堂里徜徉,将文字写作视为终生的事业。 坚信“勤能补拙、熟能生巧”,青年时期的辛向党以写作为乐,凭着“稿子不登只管写”的劲头儿埋头写作。后来,《衡水日报》、《河北日报》每个月都会刊登他的作品。他在全乡、全县都小有名气。 此后,因为工作能力突出,辛向党被选送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宣传工作学习,先后在多个机关从事文字工作,直至退休。 浸透农村血液的写作 掐指一算,辛向党已经从事了40余年文字工作。《乡土情怀》、《回溯集》的出版为他赢得了一定的声誉,但他不为卖书赚钱,不为争名夺利,只为反映农村生活,保存历史。 您能够发现,他的文章,在题材上多涉及冀州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探究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在这两大版块中,他的写作都没能脱离农村,让人感觉到他对农村人的敬重。 冀州有400多个村子,辛向党都曾调研过。诸多感触,使得他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历史投影,融人性与哲学寓言于一体,再加上质朴的语言,让人耳目一新。 《包干三年半,未向农民多要一分钱》、《一户农民的种粮账》、《农民的五喜、五盼、四股劲儿》等文章,反映和代表了农民的心声。辛向党谈及写作这些内容的初衷时说:“虽然写这些内容时,我已经不在农村生活,但是我的精神状态还是农村的,写调查报告多关心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我要写农村的现实困境、矛盾,希望社会能够帮助改造农村。” 正是这种写作态度,写了这么多年,辛向党一直没敢“脱离农村”,没敢忘记“农村人”的生活。 时尚年轻的老头 辛向党抽烟,不同于常人。他吸起烟来一口接一口,短促、频繁,似乎可以从中窥见,他的思维绝不是木讷、迟缓的,而是随着烟头的忽明忽暗,在跳跃、翻腾。 “我打字速度绝不比你们年轻人慢,不信咱俩比比。”说完,辛向党执意要拉着我跟他比试一番。用电脑打字在辛向党眼中不过是小菜一碟,虽然初学时他甚至不会点击鼠标。原来,退休后的辛向党没有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享清福、含饴弄孙,而是选择了紧跟时代脚步,掌握新知识,让心态更年轻。 这不,他早已在网上开通了博客,在网上评点时事,记录心情,发些牢骚……丝毫没有“上了年纪”的样子。曾有网民戏评辛向党,“在网络这个世界里,你绝对想不到,在电脑前飞快敲着键盘,写着博客,不时冒出网络语言的辛向党,竟然是个60岁的老顽童”。 在辛向党的带动下,老伴居然跟年轻人一样在电脑上玩起了游戏。 地域文化研究的佼佼者 生活中的辛向党很随性,但谈起冀州文化来,他细致、严谨、博古通今。 “冀州作为‘九州之首’,其文化可概括为‘五好’,即‘好学’、‘好商’、‘好客’、‘好睦’、‘好奢’。”辛向党如此描述冀州文化,绝非一时兴起,随意捏造,而是做了一番细致调查。 为了撰写《冀州古文化的扬弃》一文,辛向党曾骑着自行车往狄家庄抄写古碑文,登小白楼寻先贤足迹,坐船游衡湖感怀历史,在经过大量思考以及实物、文字佐证之后,才最终概括出冀州文化之“五好”。这“五好”如今常被众多媒体引用,可见其概括精辟,恰如其分。 在写作《冀州的古冢》一文时,辛向党在浩如烟海的资料里搜寻,蹬着自行车实地探访了多个古冢,经甄别、分析,将其分为古坟冢、蓄粮冢、马冢三大类,此种概括法在冀州尚属首次;在写作《冀州插花村》一文时,他屡次寻访村中老人,考证地域归属,风俗习惯等内容,最终对“插花村”的由来、演变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填补了冀州文化的空白。 对地域文化的探究,也吸引着辛向党把笔触伸向深层次的历史。笔者有兴目睹了《冀州之歌》——辛向党即将付梓出版的新作。该书主要记述了冀州的风物,上至上古社会,下至当前,自然、经济、政治、人物……无所不包,其中包含着质疑、思索,凝聚着他大量心血。 虽已年届花甲,辛向党依旧执著地继续着他对冀州农村、地域文化的思考和剖析,而这些又全部沉淀为他不可多得的生活积累,成为他创作的源泉。我们期待他更新的、更有分量的大作不断问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