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2-2-14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克和 于 2012-6-19 12:41 编辑
佛教是怎样看待死亡的
比起其他国家来说,中国人大概是最恐惧死亡的人群。其实,对死亡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对“未知”产生恐惧,但许多人得以最终克服恐惧,是他们“已知”,“已知”的基础除了是对死亡这个自然现象的理解外,他们的信仰也指引着他们摆脱恐惧。比如佛教。
佛教对死亡之看法,与科学不谋而合。佛教云死亡为“往生”,乃“舍此投彼”之意。生命系由色身及灵魂(神识)构成。物质性之色身必随因缘而变化、死亡,精神性之灵魂(佛教谓神识)则是由原有生命形态,转化为另一生命形态,并未死亡。
慧律法师说:众生于死亡罕有正确认识,致心生恐惧。所谓‘蝼蚁尚且贪生’,‘生存’乃生物之本能欲望,生活中固诸多不遂或生命中时值苦难,众生仍欲求生而不欲求死。以其执著于‘我’之假名,误认有‘我’及‘我所有’,若死神降临,势必置身一全然陌生处所,一切属我所有者,如:姓名、地位、财产、亲友...等,皆不复拥有。当附属于‘我’之一切外在条件皆不存在,单独处于一无所知之境地,惶惑恐惧、焦躁不安自是油然而生。
但佛教认为,人间有八苦,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暨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为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佛祖教导人们认识八苦,立志摆脱生死轮回,积极战胜死魔。在未能摆脱生死,因业力取得人身时,要懂得得到人身不易,生命短促无常,要懂得珍惜,以人生无常为动力,积极向上,多做利己利人之事,勿做损人利己的缺德事,临终时没有恶业的沉重包袱,没有内疚,轻松愉快,顺其自然地闭上眼睛,
在佛经中,也提到佛教有六种态度看待死亡:
一、死如出狱:‘吾之大患为吾有身’,色身聚集诸苦,似牢狱系缚吾人,死亡恰如服刑期满,获释出狱。
二、死如再生:譬如从麻出油,从酪出酥’,死亡意味此期生命终结,另一期生命开始。
三、死如卒业:佛教以为人死后审判之权,既非操之于上帝、阎王,亦未操之于佛菩萨,乃系个人业力所感。生时如求学,死则按生前所造之业及念力,领取毕业证书及成绩单去受生。
四、死如乔迁:色身若屋宇,经岁月之摧折乃至颓圮残破,死亡即似自旧宅迁至新居,非但不足惧,兼且可喜。
五、死如更衣:死亡犹如褪去破旧衣衫,更换新装。
六、死如新陈代谢:色身自出生至死亡,分秒皆在变化,细胞亦不断新陈代谢。死亡亦如细胞之新陈代谢,旧细胞逝去,换来新细胞之生长。
佛祖释迦摩尼取一种“动态论法”来观看天下事物。也因为佛教用“动态论法”来处理人事物,所以造成佛教的真意不容易为一般人了解。以下试就佛教的阿含经(相当于基督教的圣经)里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作为说明。
第一个故事:释迦摩尼有两个弟子。一个以苦行为第一的叫「迦叶」、另一个以智慧为第一的叫「舍利弗」。有人跑来问他们一个问题。他们问「请问尊者舍利弗:你师父死后还存在吗?」舍利弗说「我们师父不谈这个问题」。他们继续问「那么你师父死了之后就不存在了?」他们不语。「你师父死后也许在,也许不在?」「你师父没有死后存在或不存在的问题?」舍利弗一概回答:「我师父一概不谈论这个问题」。那些人就非常失望!他们觉得他们已经问遍各种的可能性了。而以智慧第一的弟子都只用一句「师父不谈这种问题」来回答。无法说明、不会辩解,真是像婴孩一般没有智性。这些人便离去了。这些人走后,迦叶就把为何舍利弗这样回答的原因作个说明。他说「师父死后存不存在是形体问题, 是认知问题。但是师父已经超脱这种形体与认知的拘束,所以被尊称如来。」
第二个故事:有人三问释迦摩尼「何谓我?我是实在的吗?」释迦摩尼再三不答。后来那人就走了。弟子就问原因。释迦摩尼就说:「若我回答:是实在的 。这会增加他原来的邪见。认为人的身心是常驻不灭的。若我回答我是不实在的 。那么他的邪见也会增加。他会认为我们的身心由于一期的生命的停止而断绝。 」
佛教认为一个人是由五蕴来结合而成。 五蕴就是色(基本物质)、受(六种感官活动,眼鼻耳身口意)、想(接受并统合各种感觉的意识活动)、行(心理活动的组合)、识(持横的意识或单纯的感性)。就时间轴的横切面而言,人即由此五种东西所组合。就时间轴的纵切面来看每一瞬间我们的五蕴都一直变化!就好像我这一秒钟跟前一秒钟的我一定不一 样!因为至少有些老旧的细胞已经被新的细胞所取代。简单的说就是「色」已经不一样了。更别提其他四种变化更大。我前一秒钟的心理活动、意识与下一秒钟的心理活动与意识也不同。所以用这种流动的时间来看上面的的二个故事, 就不难理解,为何释迦摩尼不回答「人的本体是否存在」的问题!!因为那个本体一直在流动变化。有一个佛教徒说的好。他说我们中国人常用道家的「无」的观念去理解佛教的「空」的观念,其实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简单的说,「无」是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空」是一种变化流动的问题。
佛教建立在「缘起说」上面,因著众生生命流转而衍生出「四谛」、「十二因缘」、「六道轮回」。「十二因缘」与「六道轮回」是将众生的生命世代流转过程详细说明。例如「十二因缘」共有过去二因、现在五果三因、未来二果。构成三世的起惑、造业、受生的因果循环,周而复始。而「六道轮回」详细说明流转过程中,有众生处在六类(六道)中轮转,即在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 、地狱等六种情况下轮转。过去我们都是以为佛教的轮回是「灵魂」在轮回。但 是因为佛教并不认为有什么永恒不灭的本体存在。因为如前所述,本体都是五蕴的结合。所以一直在变化,故无固定的本体。所以当然无所谓灵魂轮回这种所谓固定本体轮回。既然佛教不是「有本体轮回」,那么佛教是不是「无本体轮回 」呢?好像也不一定!因为在每一个当下存在都是实在的!所以难怪上面的故事,释迦摩尼沉默不回答。因为无论是「有本体轮回」或是「无本体轮回」都对 !也都不对!
而佛教面对人生苦难的问题就是在「四谛」中。四谛即为「苦蒂」、「集蒂」、「灭蒂」、「道蒂」。「苦蒂」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中的真相。「集蒂」是说明苦怎么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来自自身的愚痴、无明、贪嗔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恶业,便召集种种痛苦。故「集」就是「集起」的意思。「灭蒂」是指多苦的人生最理想的归宿。佛教认为涅盘是最好的归宿。涅盘是常住、安乐、寂静的世界。「道蒂」就是说明如何才能脱离这苦难的人生,进入涅盘?主要的方式就是要修习八正道。
简单的说佛教的罪观就是「产生」。有人说「任何事物的产生就是落入因果循环中,而这就是落入苦难中」。对于佛教而言,痛苦与快乐是一体两面的事。落入轮回中,就是落入苦难。整个佛教就是要帮助人们归回「尚未产生」之前的状态,就是涅盘的境界。所谓涅盘的境界是一种无状之状。那里没有物质、没有无限意识、没有空无、没有无意识、也没有无无意识。没有现世 、没有天堂、没有天地混合、也没有日月。没有来生、没有生生转化、没有持续性。没有堕落和升迁。没有固著、没有运动、不基于任何东西。这就是苦的终结。简单的说,在那里业的流程已经停止,他就是停止的本身。
而佛教的生死观,简单的说就是在时间轴上,既然本体一直流动变化。所以生与死(诞生与死亡)不过是时间轴上的两个对我们意义较大的点。但实际上也并不代表什么!对佛教来说当他们把时间轴像一根细线头尾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圆时,生死可能就是同一个点!而这一点意义较大在于这个点会决定这条线以什么状态进行?以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佛教认为「人道」比较容易进入涅盘。而进入涅盘的意义远远大过「生死」问题。
因此,‘生老病死’乃人生四大课题,吾人此际固尚未面临‘死亡’,然则‘生者必灭;会者必离’,既有生必有死。生死乃人间常事,唯因对死亡未透彻明了,抱持恐惧、忌讳心态,遂起好生恶死之情。然死神之降临,无一人能躲避;死神之肆虐,鲜有人能招架。纵心存抗拒、排斥,然‘好生者焉得长生?怕死者岂能不死?’故理应于出生即预见死亡。世间最公平者唯死神。是的,谁都难逃一死,又何须恐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