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许树人 于 2012-5-21 11:05 编辑
67、区镇 (2012年5月20日) 许树人 翻山越岭来三合, 坡体坪中有院罗; 大道川黔通远近, 沿街赶会闹和多。
三合 1970年3月,经过层层分配,我最终乘火车来到贵州省遵义县的三合中学教书。 从艾田火车站下车,沿山沟向西攀爬,翻过一道山梁,再往下走,就是区的所在地——三合镇…… 学校,在贵遵公路的东边,简单地说,是一个坐东朝西的三合大院。南北的房子是高中的教室。中间的大屋,是老师们开会的地方。从院中间的石阶向西下去,是一个篮球场地。西边紧挨着的是川黔大道…… 顺着公路向北去,是一条起伏不平的大街。星期天赶场时间,一街两行挤满了卖东西的人。一直向北走出镇子,可先后到新站、南白、马家湾、忠庄铺、遵义…… 顺街向南,可到刀靶,下了十八道拐,就可以到乌江,再往南就是息峰、贵阳…… 从三合院的北边往东是个高坡,高一台儿的地方又是一个院子。有两排东西走向的房子——都是教师的宿舍。北边是木板老房,南边的是新修的砖房。我就住在靠西头南边的第二间瓦屋里…… 再往东上个台阶,有一座南北走向的木板楼,这是初中学生读书的地方,再往东就是一个土坡的豁口,可以通向长长的堰塘和附近的村庄…… 学校里上主科的老师较多,上副科的专职老师极少。 分课的时候,学校就想了个不得已的搭配办法,如上语文、数学的老师,一个人上一个班,还得另搭两节音乐、美术或生物等课,依此类推。 这样一来,我既上过美术课,还上过音乐课。觉得准备两节副科,比语文课花费的时间还要多,而且,上起来也挺费劲儿。 上美术课,可以先画好图样,讲解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临摹。 上音乐课时,因为我不会弹风琴,就只好带着二胡来领奏。起初,学生觉得新奇,配合得也挺好…… 但是,班上总少不了调皮的学生。有一次,我让学生试唱的时候,就有一个学生捣蛋。我起头后,说:“预备唱——”大家竟然都不开口。我在问为什么的时候,突然间,全班又大声唱起来……课后才得知,有个叫闵老三的孩子王在暗中指挥着。 再上课的时候,我就想了个办法——该齐唱了,我就说:“闵老三,来起个头。”这样,气理顺了,课堂就生动起来…… 对调皮的孩子,老师要用其所长,变阻力为动力,就会赢得工作的胜利…… 学校除了寒暑假,还有农忙假,下乡劳动,我学会了插秧、薅秧等…… 几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又是一年。 1971年元月1日,我填了一首词《曲玉管•元旦》——送故炮鞭,迎来喜鼓,神州喜奏升平韵。四顾丹葩金彩,阡陌城村,美颜新。 万壑丛中,春雷喧处,地工洞府灯光俊。勃发英姿,七亿抡斧挥斤,尽精神。 往事回思,有多少惊魂摇魄!几经弹雨枪林,清除恶鬼妖氛,乐人民。有英师明引,拭目环球来日,众擎红帜,普照阳光,绿草如茵。【注:洞府:8733部队施工。】(2012年元月27日,对原词按律作了修改)。 三合院的北边有个大礼堂,座西向东。主席台在西边,里边的场地还不小。 这是区里唯一的一个大地方,开什么大会,或是演电影都在这里举行。 从南北的门向北穿过去,还有一排东西走向的厨房。这是单身老师就餐的地方。 做饭的是赵大爷,蒸的大米饭还不错。菜,也比较简单。要改善生活自己得想办法。 在这里,校舍虽说比较简陋,但是,还是经过了龙卷风的检验。当时,树和电线杆都倒了,学校的房子还都安然无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