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冀州的那些老书记们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笔者因退休前多年在县(市)委、政府机关工作,对于河北省冀州(冀县)的老书记们比较熟悉。对于从上世纪50年代直至90年代初的9位冀州(冀县)的书记的言行、作风,始终难以忘怀。回忆、记载下来,展现给大家,或许对于当今的干部、当今的党的作风建设、当今的反腐倡廉等有所补益。
我所记忆的9位老书记,分别是:刘立存,50年代末,担任县委副书记。殷喜顺,60年代至70年代初,担任中共冀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组长(相当于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李文华,70年代初担任县委书记。现已作古。焦魁海,70年代担任县委书记。后担任衡水行署副专员。贾振友,70年代担任县委副书记。后担任衡水地区检察院检察长。徐金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担任县委书记。后担任邢台地区专员。周忠武,80年代担任县委副书记。现已作古。杨红涛,80年代担任县委书记。后担任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周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担任县(市)委书记。后担任河北省国土厅厅长。
这些老书记们的事迹,我讲给当今的青年人听,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感到惊讶、不可理解,甚至怀疑。
老书记们作风简朴,当今的青年人会问:
“真是那样吗?”
当年的老书记们,工作、学习、衣食住行等,与普通百姓、一般干部一个样,十分简朴,讲给当今的青年人听,他们中的许多人会问:“真是那样吗?”我十分负责任地回答:下面记述的事情,都是个人亲闻、亲见,百分之百确凿。 50年代末,刘立存担任衡水县徐家庄红旗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时,因雨天检查工作,被摔得骨折后,不能走路,但一天也没有休息,坚持在炕头上听汇报、与同志们讨论研究工作。《衡水报》头版头条以《党的好干部》为题报道过他的事迹。60年代,殷喜顺在徐家庄公社松篱村“蹲点”,参加劳动时,专门拣挖粪圈的活儿干。因挖粪圈这活儿,在当时认为是最脏最累的,所以,深为广大群众拥护。70年代初,李文华在官道李公社官道李村蹲点,每天早起都为房东家担水、扫院子。70年代,焦魁海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仍坚持与青年干部一样,参加集体劳动。一年参加劳动不少于100天。有一段时间,每周都带领县委常委们到化肥厂去装化肥。70年代,贾振友每天早起早饭前,都要坚持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80年代,杨红涛在冀县时,只要没有外出开会出差,每天晚上都要到办公室工作,灯光保准亮到10点以后,还常常加班工作到午夜12点后。一次,给在邯郸任小学老师的姐姐打电话,通话之后,他把3.8元的长途电话费一分不少地交到了办公室财务科。凡是用公车办个人私事都交汽油费;凡是到招待所陪客用餐和下乡吃饭都按规定如数交粮票和饭钱。1988年盛夏,杨红涛同县里几位同志到省城石家庄市办事,临近午饭时间,他就带领大伙到路边一家小店每人要了一碗过水面,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饭后,离对方单位上班的时间还有3个多小时,同志们考虑到他工作劳累,建议找一家旅店午休一下。他却说没必要破费这笔钱,建议到路边的树荫下等着。他同乡镇企业的干部外出搞联合,谈引进,每次吃的也总是老三样:不是面条,就是烩饼,要不就是饺子。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从不让摆七碗八碟地吃喝。路上渴了,就从自己提包里拿出几个从家里带的苹果给大家分分,谁要说给买瓶饮料什么的,他总笑着拒绝:“没那个习惯”。一次,徐家庄公社庄子头村的干部与他一块去天津运动鞋厂谈联营项目,饭前约好有厂方的同志参加,于是就摆了一桌象样的饭菜,后来厂长因故未到,杨红涛就坚决让把这桌饭菜退掉,换之以每人一碗混饨充饥。出外如此,在家下乡也无不如此。为此落了个“面条书记”的雅号,还被人们编成了顺口溜加以总结:“杨红涛下乡吃饭,一头大蒜两碗面。”杨红涛用的黑提包让办公室拿出去修理过好几次,换过拉链、提带。他办公室废纸篓里很难发现一张没有写过字的白纸。有时一张纸用不完,他就把空白撕下留作写便条用。他还几次批评一些同志不注意随手关灯,并规定办公楼前厅的大吊灯不是重大节日不许开用。 ( 写于20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