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可爱老人网 返回首页

浦东怀谷 http://keai99.top/?275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做该做的事,见想见的人,吃好吃的东西。

日志

当兵前后的日子里

热度 1已有 280 次阅读2023-1-11 09:18 |个人分类:我的十六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的十六岁记忆
       我出生在南汇县惠南镇北门白虎桥下堍,1949年家乡解放的那年11月,我年满十六.
                                       家乡解放的那一天
       一九四九年初夏,一个周日的傍晚,传来了解放军离城不到20里的消息。为了避开战乱,妈妈嘱咐我借了一条小船,把妈妈和弟弟一起送到了乡下(哥哥、姐姐在上海读书)。第二天一早,就听到了“解放军不发一枪,已经进城”的喜讯。我又划船进城,回到家里发现,灶间里的铜勺铲刀给小贼偷走了。
虽然是周一,学校里没有开课,因为校长不见了(后来知道是中统特务逃跑了),回家走在街上,看到臂膀上缠着红布袖章的人在巡逻(原来是当地的游击队进城后,还来不及换军装),沿街到处可见“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标语。
       在北门大街的二间临时店面门口,挂着一长条红布上写着“新华书店”的横幅,店里有不少人,出于好奇就走了进去。在这里,我似懂非懂地浏览起来,一口气读了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两本小册子,这就是我第一次接受毛泽东思想的教育。
      中午回到家里,解放军一个班已经在我家的客堂间里住了下来。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天天看着解放军的生活起居,他们和气待人,有借有还,打扫环境,帮助担水等等举动,倍感亲切,他们用实际行动,证实了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
  在嗣后的日子里,我们在学校里学会了唱“东方红”、“解放区的天”等革命歌曲,看部队九兵团文工团演出的《白毛女》、《血泪仇》等戏剧,还积极参加县青委(共青团县委的前身)组织的各项活动,于1949年10月5日被第一批吸收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前身)的团员。不久即正式参加了革命队伍,那一年,我十六岁。
       在那革命的大潮中,爸爸辞去了浦建公司经理职务,到新建设杂志社上海办事处任主任,十月调北京任出版处主任,妈妈弟弟同去;在读大夏大学的哥哥,于八月报考了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分配至皖南区党委会宣传部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姐姐放弃了即将在洋泾中学高中毕业而参加了华东空军,后去丹东志愿军空军有线台任台长。1949年12月15日,我被苏南行政专署松江地委干部学校批准入学。
                                      当 兵 之 初
       在上海解放初的那些日子里,我们如饥似渴地接受着革命知识的教育,参军参干成了青年学生的共同心愿。我所在的松江地委干部学校第三期,有二千多人,分16个中队。入学一周即动员参军,大家踊跃报名,班排又集体报名,在人人报名的基础上,第三天出早操时,中队长宣布:我们15、16 俩个中队已被批准集体参军,成为江苏省军区松江军分区教导大队的三、四队,一小时后出发。就这样,我们来到了城外新的驻地,穿上了军装,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开始了八年多的军旅生涯。
       入伍后发了第一个月的津贴费——旧人民币五千元(就是现在的五角)。离家时外婆送了一个学习用的笔记薄,里面夹了十万元人民币,真是高兴得不得了,十万元可是二十个月的津贴啊!事情虽已过了近六十年,但此事却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难以忘怀。
       部队实行的是供给制,日常生活用品都有供给,如毛巾、肥皂、布袜(袜底剪开后翻在两侧,装上三层布的袜底)等,但发给我们刷牙用的牙粉,我们南方兵不习惯,就得化四千元买一支牙膏。那时候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对外联系亲友的唯一途径介绍写信,最需要用钱的是邮票,那时部队还没有实行免费寄信的军邮,寄一封信的邮票是八百元。对于刚刚离校、离家的小青年来说,有很多信要写,无奈要求亲友在回信时附上邮票,否则,一个月的津贴,是无论如何都应付不了这笔通讯费用的,何况津贴费的用处还是很多的,信封、信纸也是必须化钱买的一种。
      我们那个三队是专门为部队培养文书、文化教员而新建立的,所以也叫文化队,共120人,有三个排,其中三排是女生排。生活条件极差,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加上当时的伙食标准很低,青菜、烂污面当家,炊事班每周磨二次豆腐,豆渣加盐就是早餐唯一的菜。后来,连队找到了几块废墟开荒种菜,还养了几头猪,生活才有了一点改善。当然,部队最基本的训练、站岗放哨,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堂堂生动的政治课,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革命的道理,开展忆苦思甜,激发革命的热情,而真正的业务课——怎样做一个文化教员,讲的实在很少,只是学了几首革命歌曲而已。
       几个月的学习,实际上主要的任务是政审,有几个人中途被除名退回。我们这个一百二十人的文化队,是为各个部队招人的,一次次的体格检查,一批批的人离开了,有的去了陆军九兵团(后赴朝参战),有的去了空军、海军,还有去医疗卫生、文艺单位的,最终留在军分区所属部队从事文化教员的,也只有十几个人,我是其中的一个。在我们同班的36人中,就有6人同时参军,不久有两人去了广州空军,两人由陆军再赴朝参战,另一人去华东军区总医院做了医生。
                                      到区中
       1950年7月,我从军分区教导大队文化队学习期满,分配到当时属于江苏省松江地区奉贤县总队(后来改为县大队、独立营),配备三个连队——特务连、警卫连、海防连,各区设区中队。我在新市区中队当文化干事。这个区队有40多人,队长周伯泉还不到30岁,是当地著名的游击队长,他曾在茶馆里,从敌军官的腰里,赤手空拳地夺得手枪,组建了游击队;解放前夕,又连续袭击了国民党几个镇的保安队,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在当地是一位很有名的英雄人物。他待我特别关照,给我配了一支防身的3号盒子枪(每次扣动扳机只能打一发,不可连发)。队部连我4人,还有一位渡江过来的副队长和一名通信兵。
       我们区中队的驻地,开头在县城南边新寺区的柘林,一个海边的小集镇上,沿海十多公里是我们的防区。由于地处海防前线,抗美援朝战争刚刚打响,敌特活动又特别猖獗,我们一直处在十分紧张的战备之中。有一次,总队派来送信的通讯员,半路上遭到敌人冷枪杀害。为此,上级命令,单兵不得离开驻地,我到总队开会,也要派二名战士前后护送。晚上枪不离身、和衣而睡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在年终前的一天深夜,部队接到命令,有几个太湖匪首准备外逃,要我们在可能经过的一段水陆要道设卡伏击。于是,每人分了几个馒头,我和另外一名战士,被指定埋伏在一处坟地的枯草丛中,当时下着大雪,还夹杂着小雨。次日天亮后,我们的身上已被白雪覆盖,路上稀少的行人,竟没有发现双眼紧盯着前方的、埋伏着的几十个解放军战士。直到第二天下半夜,传来了敌人已经从其他水路出海的消息,上级命令归队。我们是又冷又饿,身上的棉衣已经冻硬,走路都会发出声音。好在队部通讯员帮我烘烤了衣服,美美地睡了一觉。但是,三十多小时又冷又湿的环境,构成了每逢阴雨腰疼的疾病,久治不愈,直到转业地方后的1958年夏天,遇到了县人民医院一位叫王雨田的老中医,在大热天给我扎了两个月的针炙,才基本告别了病痛。
       我们区中队地处沿海,是生产晒盐的好地方。我国早在秦汉年代,就有国家经营官盐的法律,但地下交易私盐的活动由来已久。有一次,队伍半夜出发,在没有岔路的特殊路段,设下了若干伏击点,一下子抓住了十几名盐贩,缴获了一千多斤私盐,得到了税务部门的奖励,部队也因此改善了伙食。
                                           紧张的部队生活
      我们区中队的驻地,在离海塘不远的村子里,是一座有东西厢房、逃亡地主的院子。当时,部队的生活十分艰苦,驻地在农村的条件更差。因为河里有血吸虫,不允许使用河水(那时连县城里都没有自来水),所以每次调防到一地,必须在离开河边50米以上的地方打水井,以保障战士不受血吸虫之害。也因为这个因素,大热天下河游泳也是绝对禁止的。
       再拿睡觉来说,借用老百姓的门板当床(有的班借不到就打地铺),铺一层稻草当垫被,再盖上单被,棉被只有三斤重,睡觉时盖上自己的棉衣棉裤,情况紧急时和衣抱枪而睡。为保证部队行动的方便,包括武器弹药在内,不能超过40斤。
       在那时,江南解放不久,南方部分地区尚未解放,反动派不甘心于失败,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匪特活动里应外合,各种人物纷纷出笼,有台湾派来的,更多的是国民党溃败时留下来的,还有土匪流氓,他们进行各种造谣破坏活动,乡村政权中也混入了一些坏人,群众觉悟需要在斗争中逐步提高。如前面说的海洋村,其村长、农会主任就是钻进村政权的土匪,到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才被揭露。我们也抓到过好几个“**救国军”的大队长、中队长的现行匪徒,还缴获过许多枪支弹药。我在参与审讯中懂得了好多知识,也利用检验武器弹药的机会,掌握了多种轻武器的射击方法。
      晚上遭到敌人的冷枪骚扰,是经常碰到的一件事情。有一次,天井里被扔进了一个手榴弹,好在爆炸时没伤到人。为了保卫地方的安宁,白天晚上都要组织武装巡逻,我毫无疑问地也要参加,队长带我出去几次以后,就让我单独带队。有一天晚上,我带了六名战士出发,当走到海塘外面海洋村的时候,突然遭到匪徒的一阵扫射,我们立即卧倒还击,而敌人却趁着黑夜溜走了。当时的形势就是这样,这样的遭遇,队长他们也碰到过多次。
      我所在的区中队,当时没有配备指导员,也没有文书,我的主要任务是教战士们唱歌,由于部队流动性大,也没有黑板,我把几张旧报纸连起来,用毛笔抄上歌曲,一头粘在竹竿上,教唱时找个地方一挂,平常卷起来保存。除此以外,我还得承担一些队长交办的事情,如换防后,把所在地东西南北的水陆交通、宅村,画上方位地形图,写有关的专题报告,在审讯匪特时做笔录,参与侦察调查敌情等。特别是晚上审讯时,经常会发生冷场的情况,我也瞌睡得很,那个停下的笔尖,打瞌睡时会自己抖动,弄得笔录纸上留下了象麻子似的点点墨迹。
       短短八个月的区中队生活,虽然没有经历枪林弹雨的战火考验,但确实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到了军事法庭
      1951年3月,我奉命调县总队任文化教员(后改外为俱乐部主任),刚到总队没几天,为适应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需要,在军分区军事法院下设立了军事法庭,由总队政委任庭长,侦察参谋任审判员,我担任书记员,在南桥镇的一座庙里设了临时看守所,总队还为法庭配备了一个负责看守、执法的警卫通信连。
       在四月份全国统一行动中,依据群众检举揭发的大量罪证,有近百名敌伪军政要员、乡保长、土匪、恶霸被抓捕归案。我参与了第一区的行动,十几名案犯都有民兵实施逮捕后送到区里;第二天,又有近百名民兵拌我押送到县城,沿途百姓争相观看,高呼拥护政府的口号。
       审讯反革命分子的过程,并不象电影里描述的那么复杂,这个时期反革命分子,都有杀人放火、抢劫霸占的确凿罪证,他们罪恶累累,一般不易抵赖,审讯工作相对顺利。我在做审讯笔录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敌人凶残行径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了老百姓强烈要求镇压反革命的愿望。那些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经报请上级军事法院核准后,押赴当地召开公审大会,由苦主进行控诉。当时的连营干部,大多来自山东、苏北等地,说话不易听懂,而我在语言上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一般派我担任公诉人,代表法庭进行公诉,宣布他们的罪行。
      记得有一次在海边某镇,对敌伪县保安大队长进行公审,当时的舟山群岛尚未解放,敌特竟里通外合,敌海军派飞机对公审大会会场进行扫射,而特务潜入会场里制造混乱,误导群众冲向会场边协助警卫的野战军驻地,幸得高炮部队的及时支援,击退了敌机,警卫部队向高空扫射,制止了混乱的群众队伍,才避免了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自此,对公审大会的安全工作更加周密,虽然遭遇过几次冷枪袭击,还是保证了公审大会的顺利进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开展,彻底打击了敌人的气焰,群众觉悟有了很大提高。我这一段短暂的历史,想不到在转业地方工作时,县委组织部以我在曾在军事法庭工作过的经历,作为分配到县人民法院搞审判工作的依据。
      一九五一年,我参与了两期抗美援朝新兵征集工作,我作为新兵团的俱乐部主任,教战士们唱革命歌曲,在近千人的操场上指挥唱歌,组织连队之间相互拉歌。
       一九五二年五月,独立营完成了县级武装部队的历史使命。绝大多数战友复员回家,我和少数干部去去苏南军区教导团集训,等待接受新的任务。
军队扫盲立功
       苏南、苏北合并为江苏省后,一九五三年一月,我调到了徐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工作。为了适应全军开展扫盲运动的需要,组建了军分区机关学校,先后从部队调来了十名文化教员,我担任教研组长。
     根据总政治部的安排,军分区机关和警卫通信部队的指战员,都要在统一摸底测试的基础上,进行分班教学。在教研组分工时,我被推荐担任唯一初中班的教学任务。其实,我对初中数学(只教算术,没有代数、几何)自持较有把握;但面对计划、报告、总结之类的军队常用文书,我所知甚少,幸得徐州市立第三中老师的帮助,让我旁听上课,帮我制订教案,弥补了我资历、阅历的不足。
     我所教的这个班级,共有二十多人,多数为营团级干部,还有一位就是军分区最高首长---柴荣生司令员。这对一个入伍三年、还不满二十岁的小兵老师来说,岂不胆大妄为。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第一次走进教室的一刹那,柴司令员竟第一个站起来向我敬礼,其他学员也一下子跟着起立、敬礼。我就在这样肃静的气氛中,硬着头皮完成了我的第一堂课。
      散课以后,我找了同为学员、柴司令员警卫员的小李,问他讲台上泡满的那杯热茶是怎么回事?他告诉我,开课前因为没有给老师备茶,他还受到了首长的批评,司令员还交代,每次上课都必须为老师备茶。听了这话,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每当上课,讲台上必然会出现那一杯热茶,它体现的是我军指挥员尊重知识的一颗赤忱之心。
      我们这个班级,学员们听课认真、提问举手、按时完成作业,课堂纪律之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来以为小老师难以胜任的耽心,变为老师在学员中的绝对威望。这一切,实际上是柴司令员的压阵,客观上为教学提供了十分有利的保证。经过将近一年的共同努力,我们班在全军统考中,取得了在军区名列前茅的好成绩,获得了江苏军区“优秀班级”奖,我个人也因此而立了个“教学三等功”。
  
1

握手

路过

雷人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沪上人 2023-1-11 21:57
   欣赏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发布主题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24 00: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